• 马坝人遗址公园
  • 白土稻田
  •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
  • 城东之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曲江  /  曲江县志

曲江区教育情况——旧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4-07-12 15:42:14 来源:本网
打印

一、私塾

清与民国时期,本县私塾有三种形式:

蒙馆  一般每馆塾师一人,收5至10岁学童数人、数十人不等。利用祠堂,废庙或其他闲房作课室,学童自备桌椅。不分班级,因人施教。学习年限及教材亦无统一规定。一般授以《三字经》《四言杂字》《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浅易书本。塾师(俗称先生)授书以读书、背书为主,教一段课文后用红笔点明重点,学生能背即授下文,全本能背即授新书。每日背书后习写毛笔字,先描红或蒙格,有基础后再临摹。清末,全县尚有蒙馆200余所。

讲馆  一般每馆塾师一至二人,收已在蒙馆启蒙过的学童数人、数十人不等。授以四书五经,辅以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信简礼札、唱酬应对等知识,仍习毛笔字。讲馆大都有固定校舍,称书房或书屋、书室。清末全县尚有讲馆近百所,塾师逾百人,其中大都为入过县学的秀才,较著名的有许观营、邓炳彪、邓炳熊、谭先阶等。

家塾  殷实之家则请塾师至家为自家或亲属子弟授业。家塾条件优越,塾师名气亦大。曲江著名的修齐女子学校即由家塾改制办理。

山区、乡村条件较差处便无蒙馆、讲馆之分,书本由学童自备,学童有什么书、先生则教什么书。

民国时期,新旧学之争颇烈。民国6年(1917),县教育部门实行“改良私塾案”,设曲江师范讲习所,招集塾师进行新学讲授训练,塾师回塾后须按新学课本讲授。民国117年,县府发布取缔私塾令,但并不奏效,全县仍有私塾200所左右。民国20年,又采取折衷方法,考核塾师国文、党义、常识、教育原理、管教方法等新学课程,合格者可领证设塾讲授新学,无证私塾一律解散。抗战期间再次发布取缔私塾令,派督学或乡警处罚、驱逐乃至拘捕塾师。至1950年,全县仍有私塾156所。经县人民政府大力整顿,迅速将私塾彻底改造为新型学校,废除旧学课本。1952年土改复查结束后,私塾彻底消失。

二、县学

清及以前,县级儒学称县学,因设于县城孔(文)庙内,又称庙学、学宫。曲江县县学南宋绍兴(1131—1162)初年始建于县城东南隅大鉴寺左,历代屡毁屡迁屡建,至明万历八年(1580)迁至通济仓旧址(今韶关市风采路西段,市消防队所在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扩地重建。民国年间废。

县学招收学员须经童生试,被录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每年录取有定额:文科附学生员原定15名,清同治七年(1868)增至17名,如遇恩典再增7名;增广生员20员;廪膳生员20名。武生原定15名,同治七年增至17名,如遇恩典再增7名。生员除继续学四书五经外,还要选学历代著名儒家经典及名人诗赋、本朝律令、大诘礼仪等。武生还要学兵书弓马。

三、书院

相江书院  南宋乾道六年(1170),韶州知州周舜元为纪念其先人北宋著名学者濂溪先生周敦颐来韶任职(提刑)一事,在府学(今韶关市风采路)东建濂溪书院。淳祐(1241—1252)中迁建于帽峰之麓(今风采学校内)。宝祐二年(1254),宋理宗赐额“相江书院”。时为广(南)东(路)著名藏书讲学之所,常有学者名流讲学其间。教学之法多采用个人研习,相互质疑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以学习儒学经典为主,亦旁及议论时政。历代屡毁屡建。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制办理北江高等中学堂分校。民国后并人韶州师范。

曲江书院  清光绪初年始建于县城始巷头(今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内)。光绪二十九年(1903)将曲江书院改制为曲江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16年(1927)又在小学堂(时称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创办县立曲江中学。

北江书院  清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郑守昌在县城北门外睦相街(今韶关市峰前路)创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制为北江高等学堂,三十二年再改为韶州中学堂,民国时先后改称韶州中学校(民国2年,即1913年)、省立第二中学(民国9年)、畨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0年)、省立韶州师范学校(民国25年)。

除以上“三江”书院外,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置翠峰书院(又称颖江书院)于县城西北五里处;清康熙三十年(1691)曾置韶阳书院于县学宫右。至清末民初俱停办。

四、社学

明及清代官办短期性学校称之为社学,多为农闲季节开办。一般收15岁以下少年儿童入学,授以《论语》《孟子》《孝经》《小学》《大学》及御制大诰、律令等课,并辅以冠、婚、丧、祭等礼节。经费多由官府向殷实之家劝捐。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韶州知府唐宗尧、曲江知县秦熙祚在县城东隅武城街创办怀少社学、城西西丰街创启蒙社学、城南皇华街创养正社学、城北风度街创小成社学,合称四隅社学。道光五年(1825),知县叶廷芳见社学倾圮日久,号召富绅捐助重建,使每社学可各容生徒40人。至光绪初年,乡村亦普遍设置社学。光绪末年,新学渐兴,社学日渐衰落,部分社学开始教授新学课程。

五、义学

义学实为免费私塾,亦称义塾,经费多由官府向官员或富绅劝捐,部分亦源于官府拨给义学的学田租税。清康熙初年,县城东隅武城大街已有义学一所。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肖应植移至武镇西街。光绪年间(1875—1908),城外东关、城内西关又各办官立义学一所。光绪末年兴新学,义学停办。



(区史志办)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