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坝人遗址公园
  • 白土稻田
  •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
  • 城东之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曲江  /  曲江县志

建置沿革

发布日期:2018-06-30 22:12:00 来源:本网站
打印

  一、隶属变更 

    

  建县之前,曲江地域春秋时期为百越属地,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秦朝为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市)属地;赵佗立南越国后,又为南越国属地。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设置曲江县,隶属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管辖。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亦称州,时为监察区),桂阳郡曲江县受荆州刺史部监察。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桂阳郡改称南平郡,东汉初复称桂阳郡。东汉后期在桂阳郡南部地区设始兴都尉,以加强对曲江县的管辖。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郡(郡治设于曲江县城),曲江县隶属荆州始兴郡管辖(时荆州演变为行政区)。 

  西晋武帝太康(280—289)中期,改隶广州始兴郡管辖;怀帝永嘉元年(307)分荆州地置湘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曲江县改隶湘州始兴郡管辖。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废湘州,曲江县复归荆州始兴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又改隶广州始兴郡,三十年(453)复归湘州始兴郡。宋明帝泰豫元年(472)改始兴郡称广兴郡。南齐(479—502)复为湘州始兴郡。梁承圣(552—555)中置东衡州,曲江县隶东衡州始兴郡管辖。梁末陈初,一度废东衡州,始兴郡改属衡州(州治在今英德县)。陈天嘉元年(560)复置东衡州,曲江县仍以隶始兴郡属之。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全国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制,废始兴郡,曲江县隶属东衡州管辖。开皇九年(589)改隶广州,后广州改称番州,曲江县仍属之。隋炀帝大业(605—618)年间,将州改为郡,曲江县改隶南海郡管辖。 

  唐初改郡为州,曲江县隶属广州管辖。唐武德四年(621)置番州,曲江县隶番州,未久番州改称东衡州。贞观元年(627)改东衡州称韶州,又置岭南道,曲江县隶属韶州管辖,受岭南道监察。唐天宝元年(742)改韶州称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始兴郡为韶州。天宝(742—756)间,道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曲江县隶岭南道韶州管辖。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曲江县隶属岭南东道韶州管辖。五代十国时期,先属后梁,后属南汉,仍以韶州辖曲江县。 

  宋初仍以岭南东道韶州辖曲江县。未久废道留州,曲江县隶属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于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监察性质),曲江县隶属广南东路韶州管辖。 

  元朝以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下设道(省派出机构)、路、县三级。至元十五年(1278)岭南平定后,曲江县隶属海北广东道韶州路(此间又在韶州路置录事司以管理城厢居民;一说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称新民官司)。至顺元年(1330)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管辖。 

  明洪武元年(1368)改韶州路为韶州府(同年罢新民官司)。洪武二年升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洪武八年又改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广东布政司,习惯上称广东省),曲江县均以韶州府附郭县隶属之。 

  清初仍称广东布政司,未久定称广东省,省下设道(省的派出机构)、府、县,曲江县隶属广东省南韶连道韶州府管辖。 

  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曲江县直隶广东省。民国3年复设道,曲江县隶广东省南韶连道(未久改称岭南道)。民国9年复废道,未久设北区善后督办,性质与道同。此后屡设屡废,民国14年设北江行政区,民国15年又废行政区。民国17年设北江善后委员会,民国21年改为北江绥靖区,曲江县均属之。民国25年改设第二行政督察区,性质与善后委、行政区、绥靖区同,均为省派出机构,曲江县仍属之。民国29年改称北江行政区,民国30年复称第二行政督察区,曲江县仍属之。民国36年再次调整全省政区,曲江县隶属第三专署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曲江县城;10月10日宣告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领导(谨按:曲江县人民政府成立日期尚有10月14日一说,不确。应以1949年10月9日曲江县人民政府布告为准。详见附录编)。1950年1月,撤销北江临委改设北江专区,专署(亦称行署,为省的派出机关)驻曲江县城(韶关),辖曲江等16县。1952年9月撤销北江专区,改设粤北行政区,辖曲江等19县1市。1956年3月撤销行政区,改设韶关专区,辖曲江等17县(含2民族自治县)1市。1959年1月,曲江县、仁化县和乳源县一部并入韶关市(时称三县一市合并),撤销曲江县建制;1961年3月恢复曲江县建制,仍隶韶关专区。1970年韶关专区改称韶关地区,辖曲江等15县(含3个民族自治县)1市。1977年1月,韶关市改由省府直辖,曲江县划归韶关市领导。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原韶关地区大部与韶关市合并成立韶关市,曲江等12县(含3个自治县)属之。 

    

  二、境域变更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分曲江县东境及南野县地置始兴县[一说晋太康二年(281)析曲江立始兴县]。 

  南北朝南齐(479—557)时,分曲江县北境置仁化县。梁(502—557)时废仁化县,辖地复归曲江县。唐垂拱四年(688)又划出仁化、光宅、清化、潼阳4乡复置仁化县。 

  梁天监七年(508),分曲江县西北境置梁化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梁化县改称乐昌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浈阳县一部并入曲江县。 

  唐武德四年(621),分曲江县地置临泷、良化2县;贞观八年(634)废2县,其地复归曲江县。 

  北宋宣和三年(1121),划出曲江县之廉平、福建2乡及翁源县太平乡置建福县;南宋初年废建福县,辖地各归原县。 

  南宋乾道二年(1166)分曲江县西境崇信乡、乐昌县南境依化乡置乳源县(一说乾道三年置乳源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并翁源县于曲江县。大德五年(1301)复置翁源县。元延六年(1319),复并翁源县于曲江县。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翁源县(上半年称岑水县)。此后至民国,未见变更之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49年11月25日成立韶关市,县城城关区划归韶关市管辖。1952年3月,曲江县、乳源县合并成立曲江乳源县(简称曲乳县)。1953年5月,撤销曲乳县,各自恢复原建制。 

  1957年7月,韶边瑶族自治县成立,曲江县将犁市区、重阳区及樟市区的7个汉族小乡(桂头、棉围、阳陂、中心、团结、大坝、酒岭)、1个汉族自然村(列村)、5个瑶族小乡(上瑶、下瑶、初溪、竹梅、营坑)划归韶边县管辖。1958年10月,撤销韶边瑶族自治县,上瑶、下瑶回归曲江县。 

  1959年1月,曲江、乳源、仁化三县与韶关市合并为韶关市,撤销曲江县建制,原曲江县6个公社划归韶关市;并将原曲江县犁市公社的、下坑及龙归公社的白芒、坝厂划给韶关市。1961年3月,恢复曲江县建制,并将原乳源县的乳源公社、古母水公社划归曲江县管辖。1963年10月,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乳源、古母水两公社回归乳源县,曲江县江湾公社红山、白石、梁屋三个大队划归乳源县。 

  1965年8月,乳源县侯公渡公社的红山、白石、梁屋3个大队划归曲江县。 

  1965年,曲江县龙归公社的阳山、沐溪2个大队划归韶关市。 

  1973年12月,曲江县重阳公社的一六、罗屋、乐群、东七、东粉5个大队划归乳源县管辖。 

  1975年6月,曲江县大塘公社的石山、陈江大队,长坝公社的黄浪、湾头大队,犁市公社的腊石大队,龙归公社的甘棠大队划归韶关市管辖。 

    

  三、县名变更 

    

  建县之初称曲江县(《汉书·地理志》),后人释以境内“江流回曲,因以为名”(唐《元和郡县志》)。王莽新朝时(公元9—23年)一度改称“除虏县”(《汉书·地理志》)。东汉末期曾因境内有曲红山(即今韶石山)而一度改称“曲红县”(据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所立《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碑》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说古字江红通用,“曲红县”当读作“曲江县”)。1952年3月,曲江县与乳源县合并成立曲江乳源县(习惯上简称曲乳县);1953年5月,撤销曲乳县,恢复曲江县县名。 

    

  面积位置 

    

  曲江县地处粤北中部、北江上游。县境经历过多次变更后,1987年测定曲江县地处东经113°06′30″~113°59′57″和北纬24°27′18″~25°08′12″之间。全境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68公里。东邻南雄、始兴,南接翁源、英德,西连乳源,北毗乐昌、仁化。韶关市区位于县境中心。县城马坝镇至相邻县、市治所的公路里程为:距南雄县城雄州镇118公里,距始兴县城太平镇80公里,距翁源县城龙仙镇120公里,距英德县城英城镇90公里,距乳源县城乳城镇53公里,距乐昌县城乐城镇67公里,距仁化县城仁化镇71公里,距韶关市区15公里。马坝镇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公路里程283公里、铁路里程207公里、水路里程317公里(白土—广州)。 

  全县土地总面积3185平方公里,折合4777500市亩。其中山地面积(包括丘陵、岗地和峰林石山)385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06%;河川平坝92.6万亩,占19.4%(其中水面面积22.5万亩,占4.7%;农业生产用地45.6万亩占9.6%;非生产用地24.5万亩、占5.1%),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行政区划 

    

  一、民国以前 

    

  民国以前,曲江县行政区划历代相沿,基本推行乡里制度,乡、里之下又设保、甲,因史料欠缺,无法将保甲系统记述之。据清代3部县志记载:元代于县城设4厢,乡村设14乡51里。明代于县城内设4坊,城郊设3厢,乡村设33都,合称40里。清代由康熙至光绪,均沿袭明代旧制,今据光绪《曲江县志》抄录于下: 

  4坊:文教坊、化成坊、九成坊、皇华坊。 

  3厢:外厢、中厢、下厢。 

  33都:长桂一都、长桂二都、长桂三都、绵普一都、绵普二都、绵普三都、墨石一都、墨石二都、大林都、布恩上都、布恩下都、平夏一都、平夏二都、上车都、泷夏都、洪义都、亲贤一都、亲贤二都、氵算溪都、张村都、龙塘都、玉田都、凤冲都、凤田都、太平都、莅俗都、贤相一都、贤相二都、仁务都、甘竹都、韶社都、上礼都、下礼都。 

    

    

    

  二、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体制变更频繁,史料欠缺,难以系统记述。概言之,其时基本为区、乡制度,区为县的派出机构,乡(镇)为区的派出机构,办公机关各称区公所、乡公所。乡(镇)之下,时有里、保、甲之设置与废除。民国17年(1928),全县设16区: 

  一区治所在县城,辖城厢以内。 

  二区治所在附城,辖附城东河坝、西河坝、沙井、黄竹水、湾头、府管、莲花岭、乐村坪、东白芒、西白芒、车头、若合坝、芙蓉山背等乡(镇)。 

  三区治所在犁市,辖犁市、安正、行平、和安、联保、永安、联安等乡。 

  四区治所在桂头,辖桂头、桂山、大岔洞、梅塘、仁和、阳春、大坝等乡。 

  五区治所在重阳,辖重阳、一六等乡。 

  六区治所在龙归,辖龙归、凤田、江湾等乡。 

  七区治所在白土,辖白土、由矢田、四乡、白沙、龙皇洞、界滩等乡。 

  八区治所在樟市,辖樟市、罗坑、太和墩等乡。 

  九区治所在乌石,辖乌石、杨梅、鹅鼻、氵蒙氵里、大坑口、石角等乡。 

  十区治所在沙溪,辖沙溪、木坪、内洞、八甲、凡洞、外洞等乡。 

  十一区治所在马坝,辖马坝、安山、石堡、小坑、南华、氵算溪、汤村、山子背、演山、小江、陶马墩等乡。 

  十二区治所在大塘,辖大塘等乡。 

  十三区治所在枫湾,辖枫湾、五社、小坑、火山等乡。 

  十四区治所在周田,辖周田、平甫、上道、大桥、古洋、柳周陂、较坑等乡。 

  十五区治所在新庄水,辖新庄水、鸡笼、灵溪等乡。 

  十六区治所在黄坑,辖黄坑、苦竹、租浆等乡。 

  民国18年(1929)于乡(镇)之下设保、甲。民国21年实行地方自治,废除保、甲。民国22年又恢复保、甲,时保、甲规模未作统一规定。民国26年,规定10户为1甲,10甲为1保,每乡(镇)设10保,特殊地区最多不得多于15保,最少不得少于6保。民国30年,全县设6区2镇23乡265保3214甲。民国35年,全县设6区2镇22乡241保3383甲。民国36年,全县为6区2镇21乡238保3180甲。未久又作调整,全县行政区划为6区2镇21乡237保3180甲: 

  一区辖马坝、乌石、沙溪3乡;二区辖龙归、白土、白沙、樟市、罗坑5乡;三区辖大田、丽水、新溪、协安4乡;四区辖大塘、枫湾、火山3乡;五区辖犁市、仁和、安和、一六4乡;城关区辖东厢、西厢2乡和太平、武城2镇。 

    

  三、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后,即行废除保甲制,行政区划行使区、乡制度,但均由派出机构转为基层政权机构(区政府、乡政府),全县设6区、62乡。 

  1949年11月25日,城关区升格为韶关市,不属曲江县管辖。 

  1950年2月,从一区划出樟市、流坑、太和、南约、白沙、界滩、罗坑7个乡成立第六区;3月,韶关市降格为韶关镇,回归曲江县。 

  1951年5月,从第五区划出重阳、一六、东粉、上阳陂、黄陂坝、桂头6乡成立第七区。此间,各区普遍将乡划小,建立村级人民政府,全县共有7个区政府和102个村政府。 

  1951年6月,再升韶关镇为韶关市,从此不再属曲江县管辖。 

  1952年3月,曲江、乳源二县合并成立曲乳县,原曲江县7个区建制不变,原乳源县的一区(侯公渡)、二区(芦村坪)划归曲乳县改称第八、第九区。1952年12月,村政府又统一改称乡政府。1953年5月,撤销曲乳县建制,各自恢复曲江县、乳源县建制,曲江县仍辖合并前的7个区。 

  1954年1月,7个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转为县的派出机构。区下设乡,仍称乡政府。全县时有7个区120个乡,时称大区小乡制。 

  1955年6月,各区取消数字排列,改以区公所驻地地名为区名,即一区称马坝区、二区称龙归区、三区称周田区、四区称大塘区、五区称犁市区、六区称樟市区、七区称重阳区,此间全县有7区102乡9街(墟)。 

  1957年2月,又将7个大区划分为14个小区,即马坝区分为马坝、沙溪、大坑口3区,龙归区分为龙归、白土2区;周田区分为周田、大桥、黄坑3区,大塘区分为大塘、枫湾2区,犁市区分为犁市、大村2区,樟市区和重阳区保持不变。时称小区大乡制。 

  1957年12月,撤销区建制,原14个区改称乡,原42个乡合并到14个新乡中,时称撤区并乡。此间由14个乡管理27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3月,龙归乡分为龙归、凤田、水上3乡,全县时有16乡;同年5月,沙溪乡并于坑口乡,白土、凤田2乡并于龙归乡,黄坑乡并于周田乡,枫湾乡并于大塘乡,大村乡并于犁市乡,全县由16乡减为10乡。 

  1958年10月,撤销乡建制,实行政权组织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联为一体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县共成立6个人民公社。即马坝乡、坑口乡合并为马坝公社,龙归乡、水上乡合并为龙归公社,周田乡、大桥乡合并为周田公社,重阳乡、犁市乡合并为韶北公社,樟市乡和大塘乡直接转为人民公社。 

  1959年1月,曲江、乳源、仁化3县和韶关市合并成立韶关市(时称三县一市合并),撤销曲江县建制,原曲江县6个公社划归韶关市管辖;3月,马坝公社分为马坝、乌石2公社;7月,撤销韶北公社,分设犁市、重阳2公社。 

  1961年3月,恢复曲江县建制,并将原乳源县辖地划给曲江县,此间,曲江县共辖马坝、龙归、周田、大塘、犁市、樟市、重阳、乌石和乳源、古母水10个公社;6月,从乌石公社分出沙溪公社,从龙归公社分出白土、江湾2公社,从周田公社分出黄坑、长坝2公社,从大塘公社分出枫湾公社,从犁市公社分出仙人庙公社,原乳源县境新增洛阳、龙南2公社;年底,全县共辖19个公社,其中原曲江辖地共15个公社248个大队。 

  1962年6月,乳源公社分为附城、侯公渡2公社(撤销乳源公社),全县时有20个公社。1963年7月,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附城、侯公渡、龙南、古母水、洛阳5公社划归乳源瑶族自治县管辖。 

  1964年6月,从乌石公社分出大坑口镇、从犁市公社分出花坪镇。1966年8月,仙人庙公社易名梅村公社;9月,龙归公社易名红卫公社,花坪镇易名红工镇。1967年4月,从樟市公社分出消雪岭公社,从红工镇分出花坪公社。1969年7月撤销花坪公社;9月撤销消雪岭公社。 

  1970年10月,从马坝公社分出马坝镇。1973年6月,红卫公社复名龙归公社。 

  1974年4月,从樟市公社分出罗坑公社;6月从大塘公社分出小坑林木场(公社级),此间全县共有16个公社,3个镇、1个林木场。1975年12月,小坑林木场增挂公社牌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77年11月,从白土公社分出白沙公社、从龙归公社分出凤田公社、从周田公社分出灵溪公社、从大塘公社分出火山公社。此间,全县共有21个公社、3个镇、228个大队、2044个生产队。 

  1981年1月,长坝公社易名大桥公社;红工镇复名为花坪镇。 

  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将21个公社改称区公所,3个镇建制不变,全县共设21区3镇138乡、5个乡级镇和7个乡级管理区。 

  1986年12月再次实行撤区建乡(镇)的行政体制改革。凡有3000以上非农业人口的区改设镇,不满3000非农业人口的区改设乡,实行以乡镇领导村的体制。全县撤销原21个区公所,设15镇8乡(马坝区合并于马坝镇)原来的乡和乡级管理区改称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之下设村民小组。除乌石镇大坑口村委会、石角村委会划归大坑口镇以外,其余各镇、乡辖区未作变动。全县共有15个镇、8个乡、170个村委会、28个居民委员会、1个街道办事处。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