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1日在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1日在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吴春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动荡,经济增速下滑,各种困难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区、旅游旺区、创业富区、文化兴区、和谐稳区”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区委年初制定的“保增长、保增收,上效益、上水平”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心,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民生状况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区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2009年初,我们正确研判经济形势,与时间赛跑,从危中求机,及时发出预警,提早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相继出台了《曲江区挂钩培植民营企业纳税大户考核奖励办法(暂行)》、《曲江区新办工业企业各项收费优惠标准》、《曲江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考核奖励办法(试行)》、《关于调整我区房地产优惠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跟踪服务、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全区经济恢复性增长。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0.33亿元,比增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9亿元,比增7.4%;第二产业增加值50.14亿元,比增4.0%;第三产业增加值21.7亿元,比增10.8%。

  区属经济逆势攀升。区属生产总值完成41.64亿元,比增12.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8.49亿元、12.19亿元和20.96亿元,分别比增7.4%、18.5%和11.2%。新增区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07亿元,比增22.7%。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37亿元,比增3.0%,比一、二季度分别回升了24.7和20.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逐渐走出低迷,钢材、铁矿、发电、饮料、服装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逐月回升。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趋于稳定,韶钢、韶电、大宝山矿等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36.3亿元,比增0.2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了21.2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积极培育税源财源,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财政税收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比增7.28%。契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等7个小税种贡献突出,累计完成6667万元,比增46.61%。民营企业年纳税3.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50.07%,比上年增加了1.7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完成6652万元,比增80.9%,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7.1%。

  第三产业持续活跃。成功举办了“2009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有力促进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48.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9亿元,分别比增10.8%和15.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比增19.4%。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信贷规模创近几年新高。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5.02亿元,比增17.69%;贷款余额21.81亿元,比增46.09%。

  二、坚持内外并举,“双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年来,我们把握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规范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清理了涉企收费,出台了全民创业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奖惩办法,有力推动了“双转移”工作。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全区新签招商引资项目51宗,比增6.3%;合同投资金额15.87亿元,比增3.45%。其中,超亿元的项目有5宗,超千万元的项目有19宗,新引进外资项目4宗。新旧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56亿元,比增12.48%。合同利用外资1265万美元,比增627.01%;实际到位外资2249万美元,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比增2.23%。外贸出口完成1.02亿美元,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加大征地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开发区征地1730亩。投入38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园区道路、排污管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开发区新引进项目11宗,合同投资金额4.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4亿元。到目前为止, 开发区共引进项目50宗,其中已建成投产36宗、在建12宗,合同利用资金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3亿元。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工业增加值3.04亿元,比增23.08%;实现销售总额15.56亿元,比增8%;实现税收9792万元,比增70%。

  全民创业效果明显。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培训服务月活动,累计举办培训班39期(次),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34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人。全区新发展私营企业97家,与上年基本持平;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36户,比增2.8%。全区私营企业总数达709家,注册资金累计12.79亿元;个体工商户总数达9050户,从业人员25135人,注册资金累计3.83亿元。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有效拉动民间资本投入。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亿元,比增25.1%;区属投资完成23.0亿元,比增88.0%。争取中央和省、市戴帽补助资金2.04亿元,创历史新高。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武广客运铁路已投入运营。韶赣高速公路、韶钢技改等国家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源河新城等重点项目已全面完工。“两馆三中心”和曲江中学体艺馆、图书馆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中海油油库、小坑大森林温泉、罗坑水库除险加固、大宝山矿大开发等项目扎实推进。106国道禅关至曲江林场段改道工程、白土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将于近期动工。韶电“上大压小”2×60万千瓦机组、坑口水泥等项目取得新进展,韶关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沙溪至乌石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白土至樟市公路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全年完成村村通公路硬底化改造103公里。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1亿多元,完成了110千伏马鞍山变电站和白土变电站扩建工程,实施了110千伏南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解决了松山学院、韶关发电厂及其沿线21个自然村的安全用水问题。

  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业,促使农村经济逆势而上,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13亿元,比增10%;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830元,比增10.6%。

  大旱之年实现全面丰收。面对历史罕见旱情,我们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抗旱夺丰收。全区投入抗旱资金264.4万元,有效解决了4万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和13000多名群众的饮水困难,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马坝油粘、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产业发展加快,养殖业总量居全市前列。全区年产粮食9.6万吨,比增6%;生猪饲养量60.1万头,比增24%;家禽饲养量998万羽,比增110%。

  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增强。以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全民创业基金贴息贷款为杠杆,充分发挥联益马坝米业、华农温氏、智成食品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2.5万户。农资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稳步推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建立了10个“一乡一品”生产示范基地,实施了10个农技推广项目,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技推广示范县(区)。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全区有7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一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病、猪瘟和鸡瘟的免疫率均达100%。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村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清洁美”工程有序开展。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100多万元,实施了枫湾万亩基本农田整治等项目20宗。全区新建户用沼气池106个,新安装农村太阳能热水器1500台。22个省级卫生村顺利通过省的验收,8个村农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共有10个省级贫困村、2790户贫困户和省级贫困村以外的2236户贫困户列入帮扶对象。

  五、强化城市建设管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年来,我们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全年实施市政工程17项,总投资2800万元。完成了矮石路维修工程,长江路、车田路改造工程和南堤三路至曲江初级中学道路铺设工程。城区防洪堤二期、梅花河综合整治、马坝河南岸排污总渠等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安装了沿堤一路和南堤三路路灯,更换了沿堤二路、沿堤三路、南堤二路、中华路、府前路等主要路段的路灯,城区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城区设置了盛唐名相张九龄和六祖惠能大师三尊塑像,有效提升了我区的城市品位。

  城市经营取得实效。不断强化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土地资源,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中医院周边、府前西路、南堤三路等旧城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报建项目46项,报建面积51.1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79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报建11项,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投资3.32亿元,比增12.9%;商品房销售面积19.06万平方米、比增171.5%,销售额4.13亿元、比增217.6%;实现房地产业税收1.24亿元,比增45.2%。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韶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大力整治城中村、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小区、建筑工地等薄弱环节,切实提高城区保洁水平,宜居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韶关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城区增绿护绿工作,致力打造城区绿化优美景观,使我区三大绿化指标数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

  六、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区新增就业岗位3569个,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42人。筹资320万元,妥善解决了1313名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大力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9.38%。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政策,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累计支出低保五保资金1160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43万元。新建廉租房54套,解决了城区大部分特困户的住房困难。全年安排民生支出4.3亿元(含省市戴帽补助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4.31%。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曲江中学顺利通过了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普通高考再创佳绩,全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694人,其中重点本科上线99人、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三。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科技考核。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有效提高了全民科学素质。大力实施《曲江区2008-2012年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抓好知识产权和山区信息化建设,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的“三下乡”活动,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复查验收。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加快发展竞技体育,我区体育代表团在第十三届市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以上、居全省山区县(区)之首。不断完善城乡卫生保健网络,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和大塘、樟市卫生院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狠抓计生各项业务建设和工作重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等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民兵预备役工作和优抚安置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曲江县志(1979-2000)》顺利通过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审查验收。民族、宗教、人事、统计、物价、粮食、残联、档案和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认真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严厉打击乱砍乱伐行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5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6%。创建省林业生态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了省检查验收组的验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了城区污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1%,城区空气质量和区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严厉查处违法占地行为,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态势。大力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处理市《民声热线》反映的各类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严密防范和依法积极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抓好“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全力做好韶关旭日玩具厂新疆籍员工的安置及就业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

  七、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我们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公民、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3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45件、来信22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规范行政复议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

  行政效能有效提升。强化公务员管理,提高了政府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工作,取消行政许可事项13项,进一步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简化了审批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对重点项目的行政效能监察,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效率,确保了政令畅通。全面完成了电子政务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区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全年完成网上审批事项4143宗。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日臻完善,138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日常管理事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土地及公共资产招拍挂出让制度和公共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行为。全年出让经营性土地33宗,面积49.2万平方米,均由土地交易中心依法依规交易;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标的项目47个,预算价23212.64万元,中标价19259.95万元,节约资金3952.69万元;完成政府采购金额23036万元(含工程类),节约资金4926万元。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有效治理商业贿赂行为。

  政府承诺为民办的7件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完成了44个较大自然村的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务,白土至樟市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已于去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11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于去年10月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82个自然村1.43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5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广播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顺利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在城区主要路口安装了红绿灯,进一步完善了城区主要道路的交通标识;大塘中心卫生院改造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现已进入装修阶段;区公安分局战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各位代表,回首200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曲江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发展基础更加厚实,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大局更加和谐。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为曲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鼓舞人心,差距催人奋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较慢,增速回落;产业集聚度不够大,区属工业总量仍然偏小;农业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滞后,农业持续增产增收比较困难;财政收入结构虽有所改善,但促进财政增收的渠道仍不够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行政效能仍不够高,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目标与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纵观宏观形势,审视我区发展,压力与希望同在,困难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的因素同时显现,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我们必须做好迎接严峻挑战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应该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区带来了扩大投资、调整结构、增强后劲的良好机遇;应该看到,随着全区经济回升向好,园区规模不断扩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我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已日益凸显,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危中求进,推动曲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以增投资、扩内需为重要抓手,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全力做强工业经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打造宜居城乡,高度注重改善民生,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加快对接城区、融入中心步伐,加速实现同城一体化,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

  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比增8%(其中区属生产总值比增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增2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增5%以上,农村人平纯收入比增6%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区政府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重点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建立推进项目的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跑部进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强化在建项目督查,继续实行区级领导挂帅和部门牵头责任制,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全力破解影响项目进展的征地、拆迁和资金等问题,力促新上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韶钢技改、大宝山矿大开发、韶关核电、韶电“上大压小”2×60万千瓦机组、坑口水泥等工业项目建设,促其早动工、早建成、早见效。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支持韶赣高速、韶赣铁路、广乐高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切实抓好106国道禅关至曲江林场改道等公路建设改造工程,抓紧韶关南客运站的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110千伏南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施樟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国家下达的供电配网建设改造任务,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密切跟踪落实广乐高速公路和韶赣铁路输配电线路迁移工作。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认真研究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抓紧储备、包装、上报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积极盘活土地、闲置资产和社会资源,加大财政资金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服务,降低门槛,吸引民资、外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完善信贷考核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投放。

  二、坚持不懈地推进“双转移”,着力增强产业集聚度

  以建设珠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目标,掀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和招商引资高潮,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创工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园区化承载、龙头项目带动、配套项目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满足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征地工作力度,切实抓好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厂、服务中心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重视解决好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地转移力度,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认真做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尽快解决好马坝城区至开发区的路灯照明、园区企业员工上下班直通车等问题。

  主动接受辐射,延长中省企业产业链。积极探索与驻区中省企业沟通合作机制,加强意见沟通和信息交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中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增资扩产提供便利。探讨与中省企业开展合作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参股、联营等方式,积极参与中省企业新上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中省企业的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加强地方与中省企业的互动与合作。鼓励民营企业依托韶钢、韶冶等中省企业,发展钢材、锌锭、铜锭深加工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与中省企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税源型、环保型企业,延长中省企业产业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招商、重点产业招商、区域招商和中介招商,主动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与东莞对口合作与交流的契机,发挥双方各自的资源、地缘、商缘优势,扬长避短,共同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注重招商选资,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成长快、带动力强的金属加工、电子、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效应。

  坚定不移地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落实全民创业扶持政策,主动为企业提供市场、资金、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及协调服务。完善区四套班子成员及区直部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和各镇、区直部门挂钩培植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制度。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改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扶持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早日上市。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稳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联益马坝油粘米业、华农温氏、智成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一乡一品”建设,做大做强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禽畜等主导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大塘万亩农田整治等项目,全面完成罗坑水库和10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抓好主灌渠的改造,进一步提高防洪防旱能力。大力实施“十百千”农技推广工程,广泛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加快构建农业生产基地、流通市场、信息服务等相关支持体系,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动植物病虫防控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发展要求,发挥各镇的优势,对各镇进行分类指导、分区发展、错位发展,实现镇域经济联动发展、互利共赢。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等项目,通过实施资本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巩固省级卫生村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清洁美”工程,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示范点。切实抓好村通村公路硬底化、农房改造、农村沼气、农村太阳能示范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完善新形势下乡村自治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促使新农村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面向“三农”的小额信贷服务,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按照明晰产权、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要求,力争今年底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各镇、各单位的帮扶责任,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四、坚持不懈地推进同城一体化,着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建管并重,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与韶关中心城区对接,建设韶关宜居新城区,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培植财源,聚集人气。全面完成城区防洪堤二期工程,大力推进江畔花园三期、南堤三路和矮石路城市改造、中医院周边改造、城北商贸园区、豪龙酒店、半山豪庭、府前西路开发改造、府前路商业街、马坝火车站周边改造、原特钢及十六冶旧厂区等区域的开发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府前西路、南堤三路与环城路贯通工程。建设府前西路农贸市场、城南小学门前人行隧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实施广韶公路韶冶至南华温泉路段改造、白土至西联新火车站公路建设、韶钢至莲花山公路扩建、韶关学院至大塘公路建设改造等工程,增加与韶关中心城区的连接通道。

  强化城乡建设管理。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大力推进“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不断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以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继续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农贸市场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大力整治马坝大道、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五小”、“六乱”行业等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园林、环卫、城监部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小区物业、建筑工地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建设广东休闲度假祈福首选地为目标,大力推进“大南华”和马坝人遗址公园建设,做大做强两大旅游品牌。进一步打造曹溪温泉、枫湾温泉品牌,加快小坑大森林温泉、罗坑云天水寨温泉、大塘汤溪温泉的开发。依托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罗坑自然保护区、沙溪自然保护区和枫湾、白土等地的自然风光,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星级酒店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曲江旅游的知名度。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加快发展旅游配套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抓好区内交通站场、港口码头建设,夯实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依托区位优势和韶钢、韶冶等省属企业,加快城北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构建优质产业物流平台。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巩固发展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优势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引导商贸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繁荣城乡市场。大力贯彻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继续做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进一步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价格监管,增强市场宏观调控能力。

  五、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民利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合理增长的机制,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我区公务员津补贴达到市审批的标准。加强对各类创业主体的培训,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解决“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和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认真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制度,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生活费标准。年内完成29套廉租房建设任务,进一步解决好城区特困户的住房困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建设韶关生态文明先行区为目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产业。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森林和水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推进沙溪村上游六公里废弃矿窿的水源污染整治。认真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巩固林业生态区创建成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进一步健全领导包案、属地管理、限期解决等制度,完善民情信息网络建设,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着力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环境保护、林权改革、社会保障和涉法涉诉等热点难点问题,依法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及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推进“质量兴区”。加强应急平台建设,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坚决打击“两抢一盗”、贩毒吸毒、非法传销和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曲江建设。

  六、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着力促进协调发展

  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到改善民生的各个领域。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深入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力推进“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工作,提升全区信息化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科学发展。加快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抓紧在城西新建一所规范化小学。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完善助学制度,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使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范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增强文化建设软实力,着力在完善文化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精品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大力繁荣舞台艺术,弘扬曲江采茶戏。大力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紧完成“两馆三中心”及曲江中学图书馆和体艺馆建设工程,使之早日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覆盖面,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继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大塘卫生院综合楼和樟市卫生院综合楼的建设。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快城区医疗资源整合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城乡医保覆盖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巩固人口计生管理一类地区成果,争创“国家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区”。

  同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增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统计分析,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七、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清廉政府

  适应新的形势,顺应人民的期待,不负时代重托,是全区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依法行政,恪尽职守,不辱使命。

  建设务实政府。增强抓落实的意识,营造一切围绕发展、一切围绕项目,扑下身子抓落实的氛围。以工作实绩论英雄,杜绝形式主义,力戒坐而论道。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对于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启动行政问责制。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落实重大问题专家咨询、社会公示、集体决策制度,更好地履行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高效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和应急指挥、协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畅通群众与政府的交流渠道,提高工作透明度。完善行政监察、财政监督、执法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督查联动机制,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现象,全面提高行政执行力。

  建设清廉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依法从严查处私设“小金库”行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规范津、补贴发放,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推进镇财区管改革,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制度建设,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清正廉洁的实际行为,赢得全区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今年是曲江加快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能否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发展,是对我们信心、决心、胆略和智慧的考验。我坚信,任何困难都改变不了曲江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任何挑战都阻挡不了曲江人民加快发展的坚定步伐。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做事,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不断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微博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