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韶关市曲江区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7315

 

2006,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带领全区人民努力克服“7.16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GDP增幅创历史新高,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55.06亿元,增长52.5%;第三产业增加值14.76亿元,增长4.5%。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5827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1.264.824.0转变为9.171.119.2

实现区属生产总值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7.42亿元,增长33.4%;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增长6.3%。人均生产总值1147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6.222.851.0调整为24.926.548.6,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7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42.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73亿元,增长8.8%,与上年比较,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4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完成3.55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完成5.76亿元,增长9.5%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虽遭到百年一遇的洪灾,但农业生产整体仍然得到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业6.76亿元,减少2. 9%;林业0.56亿元,增长7.2%;畜牧业2.8亿元,增长18.6%;渔业1.2亿元,增长2.4%。农、林、牧、渔、服五业之比为60.44.824.19.90.8。全年作物播种面积52.1万亩,比上年增加9804亩。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分别为23.2万亩、10.3万亩、18.7万亩,所占比例分别为44.5%19.7%35.8%。粮食作物中水稻播种面积为19.5万亩,增加15431亩。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公路。常用耕地面积17.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1亩。有效灌溉面积1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农村用电量208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67万千瓦时,增长3.3%。农业机械总动力15万千瓦,增长18.3%

2006年全区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项目

计算单位

产 量

增长(%)

稻谷

77837

1.9

蔬菜

243035

-1.3

花生

19351

-12.1

水果

33472

3.5

出栏肉猪

万头

25.4

19.9

出栏家禽

万只

152.5

11.0

鲜鱼

18106

4.8

 

三.工业

全区工业快速增长。受钢铁、电力行业快速增长的带动,全区工业生产速度逐季加快。1-3月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4.9%1-6月达29.5%1-9月达30.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83亿元,增长58.5%。其中规模以上50.08亿元,增长60.3%,规模以下1.75亿元,增长18.0%。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4.22亿元,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0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32亿元,分别增长10.4%16.1%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化程度明显加大,重工业产值增长10.6%,比重高达97.9%;而轻工业产值基本持平,但增加值仅完成0.7亿元,下降了2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9.21亿元,增长42.9%;国有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86亿元,增长20.3%;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46.8亿元,增长7.1%;民营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4.96亿元,增长23.1%。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3%。完成销售产值17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火电、水电、煤气生产量、生铁、粗钢、钢材等多种工业品产量增幅超过20%。年末产成品存货4.43亿元,下降44.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5.2%,上升81.9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10.75亿元。实现利税24.19亿元,同比增加7.27亿元。

区属工业继续高位运行。区属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4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54.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8.0%。完成区属工业总产值22.33亿元,比增4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7.19亿元,增长55.7%。完成出口交货值5.35亿元,增长246.2%。园区工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92亿元,增长107.1%,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7.7%

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增长%

生铁

万吨

417.6

29.3

粗钢

万吨

426.5

20.7

钢材

万吨

414.9

22.4

铁矿石

万吨

130.4

4.1

硫铁矿

万吨

6.4

-54.2

发电量

亿千瓦时

86.9

28.6

其中:火电

亿千瓦时

80.9

28.1

水力

亿千瓦时

6.0

40.0

焦碳

万吨

102.2

0.1

煤气生产量

亿立方米

85.6

30.3

软饮料

万吨

5.27

-11.1

木材

万立方米

2.5

35.2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4.5

100.1

水泥

万吨

42.65

13.1

111

-27.9

服装

万件

39

18.2

硫酸

万吨

8.7

-52.1

四.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建筑业企业个数8个,签订合同金额2.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1%,完成增加值0.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1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2%;竣工面积24.8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9%

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1.57亿元,比上年下降34.8%(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15.8%,本文数据依据实际完成投资额计算)。其中,区属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6亿元,同比增长5.0%。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县及县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82亿元,减少39.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91亿元,增长147.5%;更新改造投资9.04亿元,减少73.8%;其他投资2.58亿元,减少49.9%;房地产投资0.29亿元,减少72.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2.74亿元,增长了2倍。全区完成投资额中,第一产业因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畜牧业项目进展良好,完成0.94亿元,增长4.5倍;第二产业受韶钢投资下滑影响,仅完成18.13亿元,下降55.7%;第三产业得到国家重点交通项目和农村灾后重建工程支撑,完成12.50亿元,增长68.7%

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共100个。其中,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有27个、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武广客运快线工程、京珠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在曲江段全年完成投资分别为5.17亿元和0.88亿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公路和邮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交通、通讯网络质量提高。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54.1公里,其中国道28.2公里、省道94.2公里、县乡道1131.7公里;等级公路1136.3公里;北江通航里程35公里。公路密度为77.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81474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850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7%6.8%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4亿元。本地固定电话用户9.8万户,其中城市用户5.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4.2万户。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含宽带)用户发展迅速,分别达2.5万户和0.76万户。

六.招商引资、贸易、外经和旅游

消费保持旺盛势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4亿元,增长16.2%。其中:县及县以上城镇零售额12.35亿元,增长17.1%;县以下农村零售额3.99亿元,增长13.6%。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93亿元,增长15.7%;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6亿元,增长18.0%

招商引资工作和外向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引进外资合同8宗,合同规定利用外资5672万美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增长35.7%;签订引进国内资金合同21宗,合同规定利用资金7.4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83亿元,下降24.5%。全区完成出口总额6636万美元,增长2.5倍。

旅游工作实现新发展。韶关市曹溪温泉假日度假村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13.4%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收0.46亿元,增长23.3%。财政支出4.43亿元,比上年增支0.66亿元,增长16.8%。

金融事业稳步发展。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53.26亿元,比年初增加4.35亿元,增长8.9%。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36.71亿元,增加1.71亿元,增长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9亿元,减少0.08亿元,减少0.1%。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普九”工作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布局继续优化。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30所,在读学生4.85万人,专任教师2596人。其中,各类普通中等学校15所,在读学生1.96万人,专任教师101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读学生0.30万人,专任教师95人;小学校94所,在读学生2.22万人,专任教师1299人;幼儿园19所,在读学生0.36万人,专任教师178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8%,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0%,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4.2%。全区当年实际毕业生1.26万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257人,当年升读本科713人,升读专科961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采茶剧团1个,调频广播转播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全区设立文物保护单位11个;有线电视用户3.9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影剧院3家,电影和采茶戏观众67.4万人次;区图书馆藏书量10万册,9个镇文化站拥有图书9.3万册。

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吸虫病防治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区卫生部门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55人,其中执业医师552人,注册护士295人;病床425张。全区设乡村医疗点102个。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全区拥有体育场馆1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人数3.47万人,全年举行区镇两级运动会7次,运动员4850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9.38万户,总人口为30.96万人。常住人口为29.76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36万人,占46.4%;农业人口16.60万人,占53.6%。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5.99万人,女性人口14.97万人,性别比为107100。全年出生人口3644人,计划生育率91.14%,出生率为11.71‰;死亡人口1644人,死亡率为5.28‰;全区净增人口20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2‰。

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新建住房面积21.89万平方米,其中城镇5.57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6.56万平方米,其中城镇0.24万平方米,农村私人16.32万平方米。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5.1万平方米,销售额2.37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8.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9%,年末实有营运公共汽车128辆、出租汽车92辆。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4611元,增长7.7%;区属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4976元,增长4.8%。据农村家庭抽样调查,今年农民收支增长同步,生活消费支出增幅首次略高于收入增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692元,增长4.7%,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2294元,增长10.45%;家庭经营收入1805.2元,下降10.3%;财产性收入97.2元,增长43.6%;转移性收入136.7元,增长15.3%。生活消费人均现金支出2374元,增长4.9%,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居住、衣着、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分别增长53.9%15.6%15.1%12.8%。全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2.2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区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口1875人,登记失业率3.0%。城镇职工参加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共9.19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3.00万人、失业保险1.25万人、工伤保险1.52万人、医疗保险2.58万人,生育保险0.84万人。共征收保险金0.80亿元,支付保费0.58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10.39万人,征收保险金467.68万元,支付保费371.13万元。

 

 

说明:生产总值、增加值及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微博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