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坝人遗址公园
  • 白土稻田
  •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
  • 城东之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曲江区食用菌品牌提升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0-11-04 17:33:45 来源:本网
打印

  曲江区食用菌品牌提升发展规划







                                                                                     编制时间: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

  1.1宏观政策背景 ……………………………………………………………………………………………1

  1.2产业背景分析 ……………………………………………………………………………………………3

  第二章  产业发展SWOT分析 …………………………………………………………………………6

  2.1产业发展要素情况 ………………………………………………………………………………………6

  2.2发展优势(Strength)………………………………………………………………………………… 8

  2.3发展劣势(Weakness)………………………………………………………………………………… 13

  2.4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14

  2.5发展挑战(Threats) ……………………………………………………………………………………16

  第三章  规划依据、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18

  3.1规划依据………………………………………………………………………………………………………18

  3.2规划原则………………………………………………………………………………………………………19

  3.3规划意义………………………………………………………………………………………………………21

  3.4发展目标………………………………………………………………………………………………………23

  第四章  品牌战略实施的先决条件 ……………………………………………………………………26

  4.1通过生产标准化,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6

  4.2通过加工现代化,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价值 ………………………………………………………………27

  4.3通过销售电商化,探索食用菌品牌发展突破点 ……………………………………………………………28

  4.4通过流通冷链化,实现产品在产销两地有效对接 …………………………………………………………29

  第五章  品牌提升规划的主要任务 ………………………………………………………………………31

  5.1巩固品牌发展基础 ……………………………………………………………………………………………31

  5.2构建农业品牌体系………………………………………………………………………………………………33

  5.3关注品牌宣传推广………………………………………………………………………………………………35

  5.4规范品牌管理维护………………………………………………………………………………………………36

  5.5强化品牌竞争优势………………………………………………………………………………………………37

  第六章  保障体系……………………………………………………………………………………………39

  6.1组织保障…………………………………………………………………………………………………………39

  6.2技术保障…………………………………………………………………………………………………………40

  6.3服务保障…………………………………………………………………………………………………………40

  6.4人才保障…………………………………………………………………………………………………………41

  6.5环境保障…………………………………………………………………………………………………………42

  6.6宣传推广…………………………………………………………………………………………………………42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1宏观政策背景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但必须依托于高质量、高效益产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提升农业品牌建设水平,必须基于乡村产业发展,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均明确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加快农业品牌化升级,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就提出,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适应引领需求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印发的《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明确强调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工作,是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对农业品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与此同时,首次将食用菌列入大力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必须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走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质量优化之路;并且再次指出要积极发展食用菌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300个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0个国家级农业企业品牌,1000个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目标。

  可见,加快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品牌提升发展是紧跟新时期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的重大举措。

  1.2产业背景分析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食用菌的产量由2010年的3025.6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5282.5万吨,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2019年食用菌产量已达3961.9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果品、油料的第五大产业。同时,我国是世界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由1978年的5.8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3961.9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8.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7%保守估计,预计到2022年,中国食用菌产值将达到430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出口量占当期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不足5%,但全国人均消费量不足25千克,人均日消费量不足70克,距离营养专家提出的每人每日食用标准200克还差约130克,消费空间较大。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越发追求科学的饮食结构,食用菌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有助于改善饮食结构,因此食用菌的消费量还有大幅上升的空间,食用菌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广东省作为食用菌生产与消费的传统大省、食用菌重要集散地、食用菌技术研发与工厂化生产的前沿阵地,拥有众多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食用菌出口、工厂化生产方面起到领头羊作用,而且在珍稀食用菌、食用菌规范管理、工厂化生产技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有效的成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过去的“盼温饱”向“盼环保”转型,从“求生存”向“求生态”升级,食用菌功能、健康、保健、营养、休闲食品的深度、系列开发,将使愈来愈多的人们选择食用菌作为理想的健康食品,这也将直接促进食用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行业生产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张,省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需要从贵州、四川、福建等省份调入大量食用菌,而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正好迎合当下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求。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已于2019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市政府、区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主要以白土镇、大塘镇、马坝镇3个镇为核心,总面积509.5平方公里,其中种植食用菌3万余亩,产品供应范围从韶关辐射至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由8个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实施,其中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牵头实施主体,其他实施主体包括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九芝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曲江区方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打造粤北山区食用菌现代产业体系,将产业园建设成为广东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样板区和粤北山区农旅深度融合示范区,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食用菌产业现代化道路,引领粤北山区乃至全省特色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

  第二章  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产业发展要素情况

  2.1.1地理交通优势明显

  曲江处于粤北中部,北江上游,自古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枢纽,湘、粤、赣交通之咽喉”,韶关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而曲江则是枢纽城市的枢纽点。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106 国道贯穿南北,赣韶铁路、赣韶高速横跨东西。曲江位于韶关市区南部,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连绵区,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此外,韶关已开通了水运口岸,北江航道的黄金区段和设计年货运吞吐量600万吨的韶关港均在曲江境内,交通运输便利。

  2.1.2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1)气候适宜。曲江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岭山间盆地,南离海洋较远,北被南岭山脉阻隔,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候,冷暖交替明显,夏季长、冬季短,春秋不长,形成温暖、热量足,雨量丰富、湿度大,无霜期长的特点。年蒸发量1530 毫米,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72,属湿润地区,非常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2)地貌独特。曲江区境内山地属南岭山脉南支,山川纠结,地形复杂,地势较平缓。大部分表土、土层较深厚,面积约50多万亩,多为砂页岩、红色砂页岩、石灰岩类型,是丘陵红壤土分布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于园区内形成内陆沼泽湿地,使植物生长繁茂,非常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3)水源充足。北江干流顺流而下,流经曲江区中部,形成马坝河、枫湾河及樟市河等多条支流,区内水网较密,水利资源蕴藏量达25.6 万千瓦,可开发量达18.6 万千瓦。其中小水电总装机容量97300 千瓦,年发电量为36882 万千瓦时;建有110KV变电站2 座、35KV 变电站8 座,总容量1258KVA。大型水厂建设为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丰富的水资源、完善的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2.1.3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曲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南宗祖庭”之称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史前时期古人类“马坝人”遗址,还有南华诞庙会、十点梅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禅宗文化、古人类文化、石峡文化、九龄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大放异彩。而且,曲江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山光水色交融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AA 级方园省级农业公园以及曹溪假日温矿泉度假村、枫湾温泉等多个温泉度假基地,为食用菌产业品牌的打造、宣传推广奠定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

  2.2发展优势(Strength)

  2.2.1规划布局合理

  曲江区食用菌产业规划布局合理,主要集中在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所在的大塘镇、白土镇、马坝镇等镇,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区域范围。曲江食用菌产业的规划布局立足区位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产业链条等现状基础,总体形成“一心两园三区一带(粤北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中心、星河国家食用菌产业化高新科技园、惠源珍稀食用菌产业化开发创新园、食用菌高效高值产业带动引领区、特色食用菌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区、特色菌蔬资源化利用样板区、马坝遗址风情与美丽乡村振兴休闲观光带)”的空间布局,功能涵盖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科技、休闲等板块,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重抓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规划布局与本区当地产业优势、发展潜力、经济区位等相匹配,与《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曲江区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曲江区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规划相衔接,有利于区政府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涉农资金,加快完善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食用菌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

  2.2.2产业基础较好

  近年来,曲江区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丰富。食用菌作为曲江特色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已达15年以上,早已实现由传统的棚栽培养向工厂化、标准化全面转变,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食用菌仿生技术模拟出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并辅助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控制系统对培养环境参数予以调控,实现全天候周年化生产。目前,全区以优势特色菌蔬生产为基础,以重点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龙头企业为依托,已建立能够提供满足加工原料需求的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生产基地,形成了从种苗供应、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到仓储物流、营销推介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曲江全区食用菌及关联带动的蔬菜产值常年达12亿元以上,产量近30万吨,菌蔬种植面积达15 万亩以上,其中食用菌产业园种植面积9.53 万亩(食用菌3 万余亩),食用菌农业认证GAP 认证率达到75%以上。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尤其是工厂化生产,长期处于广东省行业核心领先地位,现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2.2.3增收机制完善

  曲江区食用菌产业通过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基础上,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食用菌产业园区通过执行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以标准化、集约化方式集中管理生产,解决了农户缺资金、少技术的问题,实现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目标。同时,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与农民构建了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例如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服务、原材料采购、生产辅料免费供应等方式有效带动1910 户农户发展生产,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并吸收当地农民务工,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九芝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韶关市“千菌万户”羊肚菌产业化建设项目,采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扶贫”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支持,并负责收购、包装与销售,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户685 户(其中帮扶贫困户135 户),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4规模经营适度

  作为粤北农业县区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典型区,曲江开创了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曲江区涉及食用菌产业的经营主体包括8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6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4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6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0亩以上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户20户。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并积极鼓励引导各地依托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努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业区域性品牌。目前曲江区已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牌,如“玉龙洞”、“菇木真”、“亚北兴”等系列产品品牌,拥有注册商标30余个,“三品一标”农产品 46个,认证面积4万亩,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8个,绿色无公害认证覆盖率达80%,拥有经营专用品牌8个,其中省名牌产品2个,广东名菜1个,特色品牌优势突出,为产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地提高了全区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表1曲江食用菌产业主要经营主体简介

1.jpg

2.jpg

3.jpg3.jpg

  2.3发展劣势(Weakness)

  随着食用菌市场竞争和需求的日益加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的提出,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弊端一一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品牌发展基础薄弱。曲江食用菌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行业内经营主体规模、数量、质量及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其食用菌品牌发展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部分企业的商标不完善,资源和产量有限。而且,强势品牌带动不足,还没有形成企业集群效应来带动总体品牌的提升发展。同时,在品牌亮色方面较薄弱,产品类型单一,差异化很小,缺乏名特优新产品,创意理念有待加强。

  (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曲江食用菌产业总体处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转型期,精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精深加工产品少,研发力度不足,导致市场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需要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引领品牌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3)产业质量监管体系有待健全。目前曲江区食用菌产业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并且每个环节都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真正把食品纳入质量公共安全体系,提出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建立食品产品可追溯的质量标识制度,是目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的迫切要求。

  (4)品牌管理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的品牌发展引导、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监管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产业融合时存在行业壁垒,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大品牌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而且,企业缺乏专业的品牌管理人员,或者管理层相关人员的品牌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商标、品牌等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品牌管理成本高,不利于品牌的建设。

  2.4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食用菌自古以来被誉为山之珍品,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保健活性成分,被世界各国称为“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食用菌产业也是推进循环农业、维护国家食物安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朝阳产物。随着近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将食用菌列入大力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1)食用菌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食用菌被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更有“21世纪的保健食品”之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食用菌的产量大,效益高,通过利用农业的废弃物,将其转化为人类能直接利用的优质健康食品,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同时能带动畜牧业、其他种植业的发展,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正好迎合当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3)“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食用菌产业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新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有长期食用食用菌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以素食居多、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人民对食用菌更有偏爱。近年来,我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赞比亚等地区开展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合作,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业开发经营。早在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食用菌出口额就达到17亿美元,占我国当年出口额的57%。通过“一带一路”,助推曲江食用菌产业走出国门,走向欧洲、非洲,输出产品和技术。

  2.5发展挑战(Threats)

  尽管近年来曲江食用菌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食用菌产业是密集型产业,需要生产上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包括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多项核心技术突破。目前,曲江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质量标准

  食用菌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统一行业标准,要真正实现产品的安全,全过程的可控是关键。关于行业标准化,在国内外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目前曲江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的安全,并且每个环节都有技术标准,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真正把食品纳入公共安全体系,提出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产地可追溯的质量标识制度,是曲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2)精深加工

  曲江虽然作为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的前沿阵地,但大部分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粗加工为主,研发刚刚起步,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产品附加值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食用菌干鲜品和盐渍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更注重食品的卫生、营养与保健功能。以功能性食品、即食食品为代表的食用菌深加工是未来食用菌产业的产期发展趋势。因此曲江食用菌产业急需从目前的粗加工阶段转型升级进入精深加工阶段。

  (3)食用菌文化

  曲江食用菌文化尚未真正形成。美国人认为食用菌是上帝的食物,尤其是在感恩节等重大节日里更是不可缺少,甚至在超市里可以再菌床上亲自采摘蘑菇。我国的食用菌文化只是繁衍和循环的理念上转,认为食用菌是老祖宗留下的天然产物。如何把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应用到食用菌产业中,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文化,是曲江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充满挑战的一大课题。

  第三章  规划依据、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3.1规划依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6〕44号);

  (5)《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国质检质〔2016〕595号);

  (6)《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7)《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1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11)《国务院 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12)《广东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7〕118号);

  (13)《关于加快推进“粤字号”品牌强农的实施意见》(粤农农〔2018〕52号);

  (14)《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2018年)的实施意见》(韶府办〔2016〕79号);

  (15)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韶府〔2016〕50号);

  (16)《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曲江区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7)《曲江区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8)其他相关的文件。

  3.2规划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全面统筹原则。建立与完善体系化、层次化、动态化的食用菌产业品牌战略规划研究、管理、实施机制,提高认识,清晰目标,谋划道路,引导资源要素持续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投资运行效率与效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统筹区内先导示范与区际推广合作有效结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作,实现食用菌产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

  (2)坚持改善供给,满足需求原则。抓住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的关键问题,把握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较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特点,引导食用菌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食用菌品牌需求。依托“宜居、宜生、宜业、宜游”的优越环境,推动食用菌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服务创新驱动型转变,拓宽消费、投资、服务等要素的聚集通路。

  (3)坚持融合调优,绿色生态原则。推动食用菌产业功能深度渗透,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调优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环节结构、主体结构,打造产品、功能、环境协同增值的农业形态。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环境友好的食用菌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生产绿色生态食用菌产品,推行绿色生态生产方式,建设绿色生态基地屏障,打造绿色生态景观,提升现代食用菌产业的绿色生态综合效益。

  (4)坚持创新驱动,品牌聚核原则。以全产业链生产与服务标准体系创建为主线,形成食用菌产业品牌集聚扩散核心,培育名人名企,强化名品名业,打造名节名会,提高吸引品牌资源要素和辐射影响的能力。将增加人才和科技投入作为提高现代食用菌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源动力,持续创新技术、管理、市场、服务、机制和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集成创新的体系,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3.3规划意义

  (1)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运用创新的发展理念,从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入手推进产业融合,根据产业类型来延伸产业链,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曲江是典型的粤北农业县区,高效、高值、高产的食用菌产业及配套相关产业一直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园系统性的发展带动,有利于推动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乡村发展新动力、农民增收新机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带动粤北农业振兴发展。

  (2)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进入质量兴农、品牌助农的新时代,农业品牌贯穿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曲江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是倒逼曲江区食用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是适应新时代现代农业需求结构变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建设和发展曲江食用菌产业品牌,有助于将食用菌产业优势打造成为曲江城市品牌的金字招牌,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适应农产品市场环境新变化,对接消费者多元个性新需求;有助于挖掘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

  (3)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食用菌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是以种植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推进食用菌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培育食用菌产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品牌,有助于激发曲江区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构建更加完善的食用菌产品产加销体系;有助于整合和汲取曲江区菌蔬相关产业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为加快曲江食用菌产业的升级赋能,将曲江打造成全省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典范。

  (4)加快提升曲江区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产品营销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在网络经济时代,将绿色、生态优势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能够大幅度提升曲江食用菌产品的溢价空间。品牌附加值是品牌通过各种方式在产品的有形价值上附加的无形价值,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价值是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食用菌产业增收增效,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品牌,有助于推动曲江区食用菌产品加工业的纵深化发展,提高特色食用菌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有助于提升曲江区优质食用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构建曲江区食用菌产品营销模式,扩大品牌溢价增值效益的影响范围。

  3.4发展目标

  (1)品牌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到2021年,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空间布局初步形成,食用菌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规范,食用菌产品品质稳步提高,新增“两品一标”食用菌认证登记20个,“两品一标”品牌的社会公信力明显提升。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支撑体系得以完善,形成以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性的食用菌产业品牌良性运行机制,食用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品、企业、产业、区域的品牌竞争力得到强化。

  (2)品牌监管平台逐步建立。到2021年,“互联网+”对食用菌产业品牌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食用菌产业品牌追溯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农药、肥料和种子等农资产品逐步纳入信息化平台监管,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和追溯农产品的信誉度不断提高。全区农药、肥料和种子等生产食用菌的农资产品基本纳入信息化平台监管,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追溯管理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3)品牌营销体系逐渐完善。到2021年,培育出一批食用菌产业品牌运营的电商人才和平台,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开展合作,形成由县域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并完善食用菌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全区食用菌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率在30%以上,“互联网+品牌”合作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加强品牌营销效益。

  (4)品牌生态系统成功打造。到2020年,“曲江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各个乡镇的优质、特色农业资源得以充分挖掘,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品牌发展模式稳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休闲农业品牌数量稳步增加,生态、精品农业初具规模,食用菌产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初步形成。到2021年,建立以“曲江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特色农产品品牌为带动的食用菌产业品牌生态结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产品附加值和溢价空间继续增加,食用菌产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进一步扩大,食用菌产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大幅提升。

  第四章  品牌战略实施的先决条件

  4.1通过生产标准化,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优化结构的必由之路。食用菌产业生产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更是菌产业品牌战略实施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曲江区境内山地属南岭山脉南支,山川纠结,地形复杂,地势较平缓。大部分表土、土层较深厚,面积约50多万亩,多为砂页岩、红色砂页岩、石灰岩类型,是丘陵红壤土分布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于园区内形成内陆沼泽湿地,使植物生长繁茂,非常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尤其适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生产标准化要突破“单向推广、被动吸收”的传统运营模式,要以品牌逻辑逆向推导,搭建集技术、管理与运营能力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推广与实施体系。

  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要在有效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曲江区食用菌产业生产的独特属性,提升不同区域间、品类间生产标准的适应性。同时,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生产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食用菌生产标准化过程中的关键纽带作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经济合作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溢价激活农户的生产标准化意识,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能动”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食用菌产品质量追溯与监管体系,全程保障食用菌产品品质安全。

  4.2通过加工现代化,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价值

  食用菌产品加工业是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的前提、品质品牌建设的基础。曲江区食用菌集聚了“玉龙洞”、“菇木真”、“薪界”、“亚北”等一大批农业品牌,以及真姬菇、白玉菇、茶树菇等特色食用菌产品,具备发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的先天产业优势。

  曲江区食用菌产品加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要以食用菌产品品牌建设为先导,推进食用菌食品加工业向曲江区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建设曲江区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以食用菌食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区为单元建设食用菌产品加工基地,以乡(镇)为单元建设食用菌产品原料供应基地,形成生产与加工联动、企业与农户衔接的现代化食用菌产品加工格局;鉴于曲江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独特属性,单一类型的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对于食用菌产品品牌建设作用有限,在食用菌产品品牌建设上有必要执行“一牌多品战略”,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搭建食用菌产品加工区域网络,推动优质资源在网络内有效流动,使曲江区不同地区之间同品类的优质食用菌产品资源发挥集聚效应,为曲江区食用菌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支撑。

  4.3通过销售电商化,探索食用菌品牌发展突破点

  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多、小、散”的特点决定着其食用菌产品销售利润空间的提升,必须要突破传统大宗型农作物销售模式,而电商化是激活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品牌基因的重要选择。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互联网+”产业、激活社会消费的重要新增长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络平台与移动平台同步发展、相互融合,曲江区形成了以“亚北商城”、“曲江农产品交易网”等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电商平台,但现阶段曲江区电商平台的运营整体上处于割裂状态,单体销售带动能力较强,整体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横向协同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鉴于此,曲江区食用菌产品电商化的发展要与品牌化相结合,构建食用菌产品销售网络,引进、培育一批拥有品牌运营经验的专业化电商运营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曲江区优质食用菌产品资源,通过品牌赋能,实现平台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体系,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电商扶贫工作,切实解决镇村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推动曲江区食用菌产品电商化的运营模式由“产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变,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食用菌产品基本选购诉求的同时,通过与消费者价值共创,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增值服务,最大限度提升消费者对曲江区食用菌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增强品牌粘性。

  4.4通过流通冷链化,实现产品在产销两地有效对接

  曲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南部,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106国道贯穿南北,赣韶铁路、赣韶高速横跨东西。3条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位于曲江城区西面3公里处,在曲江境内共有7个出口,9个镇中有6个镇可直接通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曲江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使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收购、运输、储存难度大大降低,损耗率相对较低。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的要点是通过解决食用菌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无缝对接,遵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食用菌产品流通过程中全程冷链参与是打造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品牌的关键。

  曲江区食用菌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要在食用菌产品产区分类发展预冷设施和集配中心,鼓励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实现采后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上市旺季入库冷藏保鲜;积极引进、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支持建设集生鲜农产品交易、仓储、运输、加工、检测、集中配送等功能于一体,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低温物流园区;在冷链运输方面,建议加大曲江区政府财政对铁路、公路等物流运输设施以及冷藏箱、冷藏车等冷链运输设备的投入。同时,为满足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曲江区食用菌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要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广绿色包装、低碳配送、绿色采购等生态物流,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

  第五章  品牌提升规划的主要任务

  5.1巩固品牌发展基础

  (1)净化品牌运营环境。充分发挥标准在曲江区食用菌品牌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引导曲江食用菌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支持曲江区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承担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有效利用国内外标准化资源,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加强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登记与商标注册同步进行,夯实品牌发展技术基础,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建立名牌产品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开展用户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及时掌握通报名牌产品的满意度、知名度、美誉度情况,指导企业完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2)推进品牌示范区建设。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园区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示范、品牌联动,建设一批突出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品牌;培育发展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突出安全环保生态友好、突出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型园区。在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发展布局(一心两园三区一带),促进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集群发展。构建形成以粤北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中心为主体,作为战略性产业引领,星河国家食用菌产业化高新科技园、慧源珍稀食用菌产业化开发创新园、食用菌高效高值产业带动引领区、特色食用菌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区、特色菌蔬资源化循环利用样板区、马坝遗址风情与魅力乡村振兴休闲观光带为支撑,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的强大载体和平台,推进产业园区成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建设的引领示范,成为曲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3)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引导曲江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意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品牌经营管理机构,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确定目标,打造一流品牌。推进曲江食用菌品牌多元化,积极扩大真姬菇、白玉菇、茶树菇等产品的品牌发展,并对产品品牌进行延伸。引导曲江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学习和创新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曲江企业以国内外知名品牌为标杆,开展质量比对提升活动,使规模以上企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围绕改善管理、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积极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

  5.2构建农业品牌体系

  (1)保护食用菌产业品牌。围绕曲江区真姬菇、白玉菇、茶树菇、大球盖菇等优质食用菌的商标注册申请及保护,对其中具有潜力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构建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农业品牌体系。支持驰名商标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途径进行商标品牌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牌聚集;支持企业通过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促进商标品牌做优、做大、做强。

  (2)提升食用菌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真姬菇、白玉菇、茶树菇、大球盖菇等立体化生态栽培技术为代表的食用菌开发平台,掌握一批食用菌新品种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升栽培技术和栽培水平,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建设现代食用菌育种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着力提升食用菌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食用菌制品深加工、天然野生菌、食用菌精华提取等领域的研发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平,提高曲江区在产业标准制定环节中的话语权,以标准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通过标准提升,打造品牌。

  (3)整合聚集战略新兴产业品牌。着力打造食用菌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形成质量水平高、国际影响力大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食用菌产业、蔬菜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的优势,着力发展现代食用菌品牌、绿色食用菌品牌和绿色蔬菜品牌。同时,实施食用菌产品和其他相关的农产品品牌整合,鼓励创建一批本土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安全、无添加剂的产业品牌,打造百家以上企业和达到千亿以上产值,集产学研展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安全食品示范基地,实现食用菌产业的链条式、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广东省内食用菌生产加工品牌集聚区。

  (4)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品牌。以外向型出口企业为主体,围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商标国际保护和自主品牌国际化等三个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培育指导、宣传引导、政策调动等手段,支持曲江区外向型企业通过开展商标国际注册、跨国兼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式,实施“走出去”,做到“商品未动,商标先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突出曲江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特色食用菌品牌、其他相关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相联结,构筑曲江特色食用菌产业品牌体系。另一方面,支持食用菌及相关其他领域的龙头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品牌追赶速度,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基地,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5.3关注品牌宣传推广

  (1)健全本地品牌推介。建立健全曲江食用菌品牌营销推广平台和食用菌品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品牌推介、保护和信息服务。适应网络购物高速发展的形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设网上商城,推进曲江食用菌品牌产品的网上营销。加强品牌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在全社会和企业普及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营造良好的创牌、用牌、爱牌、护牌的良好氛围。

  (2)积极建立推广平台。积极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大力推介品牌,指导、扶持、培育企业打造名牌产品、争创驰名商标,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加大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弘扬品牌文化,形成人人重视品牌、创造品牌和享受品牌的社会氛围。有重点、多角度地制定品牌宣传计划,全面加强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及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营造企业的品牌文化氛围,使培育自主品牌、争创知名品牌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3)制定联合发布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企业联动、媒体支持、公众参与的食用菌品牌联合发布机制,利用质量月活动、消费者权益日、品牌专题发布会等活动,加大食用菌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举办有利于我区品牌宣传展示和拓展经营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支持开展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评选活动,打响曲江食用菌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推进知名品牌进超市、进宾馆酒店、进高速服务区、进机场车站、进旅游景区活动,依托大型骨干流通企业搭建名品展、名品汇,展示曲江区本土品牌产品,提高知名度。

  (4)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品牌建设成功企业的品牌管理机制和品牌塑造方法;支持企业以自主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跨国投融资、跨国并购和检验检疫、产品通关等方面给予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加强合资合作过程中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的保护和管理,积极宣传我国与品牌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互惠共赢机制。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企业解决品牌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组织的食用菌品牌相关活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专业机构来我区开展工作,大力培养食用菌品牌专业化人才,提高我区食用菌品牌建设能力。

  5.4规范品牌管理维护

  (1)规范商标使用管理。组织开展企业商标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专项服务,帮助企业规范使用商标标识,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续展、许可和转让,健全商标管理制度,规范商标使用和管理行为,扶持企业做大做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掌握市场主体未注册商标的使用情况,区别不同情况,讲明商标及时注册确权的好处,使用未注册商标造成侵权和担责的危害,引导未注册商标的使用者及时注册商标。最大限度地盘活闲置商标,发挥商标应有的作用。

  (2)加大商标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集中打击严重侵权、群体性、区域性侵权以及规模大、影响广的商标侵权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要强化商标印制源头治理,帮助商标印制企业建立和健全商标印制管理制度,落实商标印制管理责任制,加强企业自律管理;要强化对驰名商标、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加强自主品牌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自主品牌被恶意收购。

  5.5强化品牌竞争优势

  (1)拓宽食用菌品牌领域。对曲江区食用菌资源生产进一步细致化,规范栽培技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推进多种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探索符合曲江区实际状况的新新品种栽培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与规模化应用的模式,进而对曲江区食用菌生产加工品牌进行链条式、集聚化、规模化延伸与扩展。

  (2)全力发展现代化特色食用菌品牌。曲江区依照“重点品种基地化、基地品种规范化、规范种植规模化”的原则,将曲江拥有的多种食用菌资源进行现代化加工,同时结合“互联网+”的线上资源,对传统食用菌品牌进行二次开发,培育现代食用菌大品种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曲江特色的现代化食用菌品牌。

  第六章  保障体系

  品牌是地方产品认知度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为实现曲江食用菌品牌规划的发展,主要从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等提出了措施,充分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事关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长远发展的大事,切实增强打造品牌、发展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实施“曲江食用菌品牌”建设工程,助推曲江新时代绿色崛起、跨越赶超。

  6.1组织保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和资源统筹,明晰政府各部门职能边界,明确各个任务重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保驾护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制度,成立负责人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绿色食用菌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品牌工作投入机制,积极研究挖掘政策潜力,在区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支持下,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土地优惠、鼓励优惠等优惠奖励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品牌战略法制化进程;规范协会管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服务职能,积极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加快推动绿色食用菌品牌建设。

  6.2技术保障

  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多元运营主体广泛参与、分工协作的“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品牌发展技术基础;充分发挥标准在食用菌品牌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有效利用国内外标准化资源,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引导企业把强化科技作为突破点,探索建立“政企联动、研发先行”的模式,加强食用菌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开发新型产品,引领和创造市场消费潮流;建立稳定的食用菌品牌建设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探索设立品牌发展专项投资基金,对食用菌品牌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6.3服务保障

  充分调动协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专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品牌建设服务,建设食用菌品牌价值评价、品牌环境分析、品牌设计咨询、品牌运营管理、品牌交易运作等各类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品牌全过程监测、价值测评体系,引进法律、咨询、培训、会计和创意设计等食用菌品牌服务专业机构,为食用菌产业品牌及企业与机构提供全流程品牌建设服务。积极搭建品牌培育和运营技术推广平台,有重点、多角度地制定品牌宣传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及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引进国内品牌运营和培训机构,指导、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食用菌品牌知名度。建立统一的食用菌品牌创建发布平台,完善、规范和强化对食用菌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鼓励食用菌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

  6.4人才保障

  完善绿色食用菌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完善品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支持品牌建设促进会等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积极推进相关企业、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品牌人才培育方面合作与联动,提高政府、协会、企业相关品牌管理人员的品牌认知,加强对品牌设计、品牌策划、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评价等领域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制定绿色食用菌品牌建设领军人才发展计划,引进国内外食用菌品牌管理高端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绿色食用菌品牌建设的带动和牵动作用;建立品牌专家库,实现与社会组织、科研院校等品牌专业机构的专家精准对接,发挥品牌智囊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建设绿色农业品牌网络智库,吸引品牌创新团队、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为曲江区绿色食用菌品牌建设谏言谏策。

  6.5环境保障

  加强商标品牌知识的社会普及教育,将商标品牌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宣传纳入五年普法计划,增强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商标品牌意识,形成有利于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围绕全区的食用菌产业、重点商品,围绕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涉外商标等重点商标,开展商标保护专项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将商标侵权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配合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并完善品牌发展的法治环境,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形成促进产业品牌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6.6宣传推广

  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和解读,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鼓励企业参加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品牌宣传展示活动,展示质量品牌形象,扩大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加大食用菌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食用菌品牌宣传活动。加强与区内外媒体合作,强化“曲江食用菌”品牌整体宣传策划,强化对外宣传推介。积极培育食用菌品牌营销队伍和网络营销,建立展示营销中心拓展市场,提高“曲江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生态曲江”整体影响力。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