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曲江 > 曲江县志

经济综述

   

  (一)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曲江已出现原始农业。东汉初已普遍种植桑麻。西晋已使用畜力拉耙的新农具,懂得控制农田用水等生产技术,农业走向精耕细作。唐中期,官府有组织地招募农户垦耕官田,由官府供给牛、犁、种子和口粮者,按收获量二分之一收租,耕具及物资自备者按三分之一收租。这个措施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官府因此存粮不少。明代,曲江县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至明末,全县兴修水陂102宗,山塘20口。并允许客户占籍,开垦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水稻已能一年二熟,形成“沃壤满望”的情形。清代及民国继续鼓励耕垦和兴修水利,田亩增加,清初在编户口中达到人均耕地15亩,民国初期仍达到人均耕地6亩左右。种蔗、种茶、种棉等商品性农业生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民国中期,作为战时省府驻地的曲江,人口激增带来粮食紧张,国民党粤省当局为了战时的需要,确定后方的经济以农业为中心。为发展农业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发出大量的农贷;二是推广新稻种;三是改良肥料。上述措施改善粮情,曲江受惠,没有出现大的粮荒。粮食产量按正常年份自给外,略有输出。据民国28年(1939)统计,粮食产量60965吨,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68公斤。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又起,造成劳力短缺,农田废弃不少,农业停滞不前。

  (二)工业

  曲江的工业最早是始于民间的手工业,主要有制陶、织布、制茶等行业。但真正有规模的工业应为宋代延续百年的矿冶业,此时期是曲江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曲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宋史》列韶州为“银之冶”、“铁之冶”、“铜之冶”、“铅之冶”,曲江县均为重要产地。尤其是岑水铜场(遗址在今沙溪镇境内的广东省大宝山矿凡洞矿区),时为全国三大铜场之一,在中国采矿、冶炼史上占有辉煌一页。元丰元年(1078),以曲江岑水铜场为主加上附近一个小铜场(中子铜场)的铜产量达1280万斤,约占同年全国铜产量的87%强。“四方之人弃农田、持兵器,慕利而至不下十万。”为消耗岑水场的铜而专设的韶州永通监,于熙宁十年(1077)年产铜钱80万贯,在全国居首位。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岑水铜场产量仍占全国铜产量的57%。明末清初,曲江已出现零星开采煤炭的小煤窑,至雍正八年(1730)前后已具一定的规模。除上述矿种外,有色金属矿种也相继被利用。民国时期,县境内的煤矿开采很盛,最大的富国煤矿年产量最高时达16.92万吨。民国4年(1915)由华侨集资4万元创办韶光电灯公司,为曲江现代工业之发端。民国28年省府北迁曲江,刺激本县工业迅速发展,时已形成:火柴、烟丝加工和卷烟、食品加工、机械和金属制品、电力、日用化工、纺织和皮制、造纸和竹木加工、印刷、建材和工艺雕刻等十大行业。据当时省政府统计,民国30年全县计有企业307间,4095个工人,资本总额132.46万元。民国后期,内战又起,导致工业衰退。民国36年,县内仅存148间小型企业。

  (三)商业

  曲江北控湘赣、南连广州,居浈武两江之汇点。建国前,浈武二江南下广州之船或广州往湘赣之舟多在曲江驳换,是南来北往货物集散之地,真可谓“商邑四达、百货云集”。明末全县墟市、商埠已有29个,在广东亦属少有。民国前期,商业发展平稳,有15个行业184家同业店。省府迁曲江后,人口大量的涌入,刺激了商业的发展。省内外的人都来韶(县城)销售、采购,万商云集。当时大小商店迅猛发展至7000余家。县城同业店数增至994家,为此前的5倍多。民国后期,时局不稳,甚多商店停业倒闭,民国37年(1948)大小商店仅有1600余家。 

微博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