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曲江 > 曲江县志

自然环境

    

  地质 

    

  一、地层 

    

  县境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由老至新依次由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一)震旦系(Z)乐昌峡群 

    

  为县境内出露最老地层,仅见于周田欧家洞及罗坑大坑。由灰绿色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绢云母板岩,顶部硅质岩组成,未见底界出露,厚度大于500米。 

    

  (二)寒武系(∈)八村群 

    

  主要分布于县境内东北部,南部有少量出露,以周田八村——欧家洞一带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八村群”。是一套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与震旦系乐昌峡群呈断层接触。总厚度大于3800米。岩性自下而上分为三个亚群: 

  1、下亚群 

  由灰绿青灰色浅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绢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绢云母板岩,炭质板岩组成。中上部夹两层含长石石英砂岩砾石的同生砾岩,底部高炭质页岩及石煤层,含黄铁矿及磷结核。厚度大于1792米。 

  2、中亚群 

  由灰、灰绿色浅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条带状黑色炭质页岩、绢云母板岩互层组成,板岩中富含黄铁矿结核。厚度大于792米。 

  3、上亚群 

  由浅灰、灰绿等色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组成。下部夹黑色炭质页岩,上部以砂岩为主,炭质页岩减少,底部常见有含砾砂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产腕足类及原始海绵骨针等化石。厚度大于1239米。 

    

  (三)奥陶系(O) 

    

  仅见于县境内东部瑶岭及其以北的下黄坑一带,主要由硅质岩、黑色页岩和石英砂岩组成。上部有少量的石灰岩。总厚度达1429米~1575米。根据岩性及所产化石可分为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龙头寨群。 

  1、下统(O1) 

  在曲江东北部下黄坑一带发育较完整,整合地覆盖在寒武纪地层之上,主要由海相类复理石砂页岩、黑色含炭质页岩及黑色硅质岩组成,中上部常夹似层状及透镜状长石斑岩及霏细斑岩。总厚度164米~280米。在黑色含炭质的页岩内产有丰富的笔石化石。 

  2、龙头寨群(O2—3lt) 

  分布在曲江东北部灵溪一带,以龙头寨山附近出露比较完整,所以称为“龙头寨群”,整合覆盖在下统之上,为一套海相砂泥质、硅质及部分碳酸盐沉积层,局部夹火山岩。总厚度1265米~1295米。根据岩性及化石组合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群: 

  (1)下亚群(O2—31ta)下部以黑色硅质岩为主,夹黑色炭质页岩;上部为厚层受变质的细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绢云母页岩,页岩中产丰富的笔石化石。厚度大于929米。 

  (2)中亚群(O2—31tb)出露范围很窄,仅见于灵溪墟附近。为灰白色中厚层石灰岩,受侵入岩影响,已全部变为条带状粗粒大理岩。厚度约50米~80米。 

  (3)上亚群(O2—31tc)仅见于灵溪墟一带。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中部为灰白色、浅灰绿色厚层石英粉砂岩夹一层沉积角砾岩;上部为紫红色绢云母泥质页岩。从下到上岩石碎屑物质逐渐变细。厚度大于286米。 

    

  (四)泥盆系(D) 

    

  泥盆系地层几乎遍布整个县境。其下部主要为砾岩及砂质页岩;中部为石灰岩及少量页岩,而在县境东部完全相变为碎屑岩;上部以石灰岩及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总厚度为950米~3149米。该地层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盖于较老地层之上。 

  根据古生物及岩性特点可分为中统桂头组、老虎坳组、棋梓桥组、上统天子岭组、帽子峰组。 

  1、中泥盆统(D2) 

  (1)桂头组(D2)主要出露于县境南部大东山——贵东岩体的南侧罗坑——乌石一线,县境东北部边缘周田——黄坑一带。为一套河流——滨海或浅海相碎屑岩建造,与下伏下古生界普遍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总厚度达438米~1344米。根据沉积旋回及岩相特点,将本组分为上、下两个亚组: 

  下亚组(D2a):主要为灰紫色厚层细——中粒石英砂岩夹含砾石英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底砾岩。厚度223米~815米。 

  上亚组(D2b):整合于下亚组之上,主要由砂页岩及砾岩组成。底部为厚——巨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或石英质砂砾岩。其上为紫红、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厚度245米~529米。有部分出露于县境东北部的桂头组(D2)。主要由含砾粗砂岩、砂岩和底部砾岩组成。厚度438米~1344米。 

  (2)老虎坳组(D2l) 

  主要分布于县境东部枫湾等地。为一套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建造,与下伏桂头组为连续过渡沉积。其岩性:底部为灰绿色砂砾岩,向上渐变为中粒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黄、灰绿色千枚状页岩、砂质页岩夹紫红色砂岩,厚度100米~150米。 

  (3)棋梓桥组(D2q)零星分布于县境南部大坑口、大宝山及黄岗山北部一带。整合覆于桂头组之上,为一浅海相碳酸盐建造。主要为浅灰、灰黑色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组成,中夹泥灰岩、粉砂质页岩。厚度140米~850米。含腕足类化石较丰富。为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上部产出菱铁矿夹黄铁矿层,下部产出含铜硫化物矿层,如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 

  2、上泥盆统(D3) 

  (1)天子岭组(D3t)广泛分布于县境南部罗坑、大坑口、大宝山一带;东部小坑水库、枫湾桃仔坑、火山丘屋、周田杨屋一带;西部见于凤田、赤老顶、重阳妙联、梅村等地,以中部韶关市天子岭一带出露最完整。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整合覆于棋梓桥组或老虎坳组之上。该组下部以灰黑、灰、浅灰色隐晶——细晶质条带状灰岩为主,夹棕黄色钙质砂岩及钙质粉砂岩;中部以棕灰、浅棕黄、浅灰等杂色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夹细砂岩、页岩、生物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灰岩具同心圆构造;上部以灰、灰黑色致密隐晶质灰岩为主,夹灰、深灰、棕黄绿色钙质页岩、粉砂岩,灰岩中含白云质团块,常呈花斑状构造,含腕足类化石甚丰富。在县境东部灰岩渐少,本组基本上为砂页岩所代替。厚度140米~600米。天子岭组灰岩是曲江地区的主要赋矿层位,以锑矿较多,如赤老顶锑矿等。 

  (2)帽子峰组(D3)主要分布于南部大坑口,东部小坑水库、枫湾、火山,西部凤田、重阳妙联、洞头源,中部山子背、韶关市西面及北面帽子峰一带,以帽子峰出露最完整。为浅海相砂泥质碎屑沉积夹碳酸盐沉积层,与下伏天子岭组整合接触。其岩性:下部为灰、浅灰、灰绿、浅棕黄色含砂质灰岩,夹灰岩及泥质灰岩透镜体;中部为棕褐、棕灰色含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浅灰、棕灰色泥质灰岩,砂质灰岩互层;上部为浅灰黑、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与棕灰、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灰白、浅灰绿色细——中粒石英砂岩。在县境东部,本组碳酸盐岩不发育,几乎全是页岩,中夹砂岩。厚度160米~548米。含腕足类化石甚丰富。出露于樟市廖屋、白沙龙皇洞及沙溪北部等地泥盆系上统(D3)。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于500米。 

    

  (五)石炭系(C) 

    

  广布全县,以中部和西部发育较好。主要由海相碳酸盐类岩石和海陆交互相含煤的砂页岩构成。岩层总厚度达1117米~2678米。 

  1、下石炭统(C1) 

  (1)岩关阶孟公坳组(C1ym)广泛分布于白沙、南华寺、乌石、樟市、枫湾、山子背、重阳、一六矿山、妙联、厚坪、矿塘及韶关市区一带。此外,在梅村、犁市、罗坑、大坑口等地有零星出露。为浅海相碳酸盐建造,与下伏上泥盆统帽子峰组为整合接触。该组下部为杂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页岩与钙质砂岩、石英粉砂岩互层,其中夹深灰色灰岩及泥灰岩,厚度50米~240米;上部为灰、深灰色隐晶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夹灰黑、黄褐色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下部主要含腕足类,上部主要含珊瑚化石。厚度160米~420米。上部灰岩是本区多金属矿产、水泥石灰岩等的重要赋矿层位,如一六砷、多金属矿等。 

  (2)大塘阶(C1d)石磴子组(C1ds)广泛分布于白土、凤田、龙归、重阳、犁市和大塘枫湾一带。此外,在罗坑、大坑口、梅村及韶关市区等地亦有大片出露。整合覆于孟公坳组之上,属浅海相碳酸盐建造。主要由相当单一的灰岩组成。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中部为厚层或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上部以深灰色隐晶质灰岩为主,夹薄层灰质页岩或泥灰岩。总厚度275米~556米。含丰富的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该组灰岩是本区锑、水泥灰岩的主要赋矿层位。 

  (3)测水组(C1dc)广泛分布于凤田、白土、马坝、大塘、枫湾、重阳、梅村及韶关市区一带。为浅海相沼泽含煤碎屑沉积,与下伏石磴子组为整合接触。岩性由杂色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与细粒石英砂岩互层组成。中夹钙质页岩、砂砾岩及灰岩透镜体。总厚度130米~590米。该组下部是主要含煤层位,常夹多层黑色炭质页岩及1层—7层无烟煤。煤层不稳定,呈透镜状、串珠状、分叉胀大现象频繁,厚度0.1米~3米,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地方开采。 

  (4)梓门桥组(C1dz)常与测水组相伴分布,唯出露较零星。为浅海相碳酸盐夹砂泥质碎屑沉积,与下伏测水组为整合接触。岩性为深灰、浅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灰岩夹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及泥岩,底部见灰、深灰色硅质岩。内含丰富的珊瑚、腕足类化石。总厚度136米~172米。 

  2、中、上石炭统壶天群(C2+3ht) 

  分布于凤田、龙归、马坝、大塘、枫湾、犁市、花坪一带及韶关市西联、黄岗山东侧等地。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与下伏梓门桥组整合接触。其下部主要为灰白、浅灰色厚层块状结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少量石灰岩,夹沉积角砾岩,厚度118米~529米;上部为灰白及浅灰色厚层石灰岩,厚度198米~335米。本群上部含科化石。下部白云岩和上部石灰岩均为良好的熔剂和水泥原料。 

    

  (六)二叠系(P) 

    

  1、下二叠统(P1) 

  (1)栖霞组(P1q)主要分布于大塘、花坪、鹧鸪石、龙归、梅村东侧及韶关市黄岗山东侧、腊石坝一带,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与下伏壶天群整合接触。岩性以深灰、浅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灰岩为主,夹少许厚层隐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厚度40米~142米。本组富含科化石。 

  (2)当冲层(P1d)分布同栖霞组。为浅海相泥质碳酸盐或硅质岩建造。整合覆于栖霞组之上。由灰、棕灰色钙质泥岩与透镜状灰岩互层或由灰黑色硅质岩夹硅质泥质组成。厚度40米~195米。 

  2、上二叠统(P2) 

  (1)龙潭组(P2l)分布同栖霞组,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总厚度538米~862米。与下伏当冲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依岩性、岩相及化石组合、含煤特点,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段: 

  第一段——不含煤段: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其中夹数层细——中粒砂岩,中含较多菱铁矿条带及不规则团块。靠底部含少量锰质结核。厚度119米~238米。含植物及菊石等化石。 

  第二段——下含煤段:由黑、灰黑、灰、深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组成。靠下部夹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并局部夹粘土质砂岩。厚度303米~358米。其中含煤10层~35层。主要含植物化石。 

  第三段:为灰、深灰、灰白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细砂岩,砂岩互层。于下部及中部夹3层~5层生物灰岩及泥灰岩,含煤差,厚度43米~121米。 

  第四段——上含煤段:由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组成。厚119米~181米。其中含煤13层~24层。主要含腕足类科及植物化石。该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如曲仁煤矿。 

  (2)长兴组(P2c)零星分布于花坪及韶关市腊石坝一带。为浅海碳酸盐建造,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由灰黑、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硅质灰岩,结晶生物灰岩组成,中夹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及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顶部偶夹0.7米凝灰质砂岩,厚度4米~45米。含化石丰富,主要有腕足类,科及菊石等。 

    

  (七)三叠系(T) 

    

  1、下三叠统大冶组(T1d) 

  仅见于花坪南侧新茶山车站及韶关市区腊石坝等地。为浅海碳酸盐夹碎屑岩建造。与下伏长兴组整合接触。由灰、浅灰、黄绿色灰岩、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组成,向下部页岩增多。厚度550米~573米。含化石丰富,主要为瓣鳃类、菊石等。 

  2、上三叠统艮口组(T3) 

  分布于凤田及社主、天门坳等地。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砂页岩建造,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下部以深灰、灰黑、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为主,中夹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含煤10层以上,并见不稳定的砂砾岩夹层,底部具底砾岩;中部为深灰、灰色页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中夹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夹泥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色砾岩、含砾砂岩、石英粉砂岩,中夹灰、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煤1层~10层。该组厚度272米~537米。含化石丰富,主要为植物及瓣鳃类。为本区仅次于上二迭统龙潭组的又一重要含煤地层。 

    

  (八)侏罗系(J) 

    

  1、下侏罗统金鸡组(J1j) 

  分布于马坝东侧新曹屋,县境西部天门坳、北部犁市、花坪西侧,韶关黄岗山东侧,腊石坝一带。为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与下伏上三迭统艮口组为整合接触。也可见其与下伏上古生界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其下部为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互层,靠底部常具含砾粗砂岩或砾岩、砂砾岩;中部为浅灰、褐灰色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上部为灰白色细——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其中偶夹薄煤层。总厚度大于829米。含化石丰富,主要为菊石及瓣鳃类。 

  2、中上侏罗统马梓坪群(J2+3mz) 

  主要分布于花坪北西侧马梓坪及韶关黄岗山东侧和田螺冲一带,以马梓坪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马梓坪群”。为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其下部为暗绿色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夹凝灰质粉砂岩、页岩;上部为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细砂岩、杂砂岩。总厚度大于1041米。 

    

  (九)白垩系(K) 

    

  本区仅出露上白垩统南雄群(K2nx)。 

  广布于县境北部梅塘、大岭、河边厂、长坝、大桥、周田、黄坑一带。为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建造。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其下部由棕红、紫红、暗红色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组成,中夹粉砂岩、泥岩;中部为棕红、紫红色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互层,夹灰绿色砂岩;上部由棕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及泥质砂岩组成,常夹粗砂岩和砂砾岩。总厚度大于803米。本群含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 

    

  (十)下第三系(E) 

    

  本区仅出露下第三系始新——渐新统丹霞群(E2—3dn)。 

  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长坝、大桥一带及周田的谭屋、麻洋等地。为山间湖泊相粗碎屑岩建造,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由暗红色砂砾岩和泥质粗砂岩互层组成,砾石成份复杂,向上粒度变细,夹紫红色砂质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紫红色砂岩。砂岩中含钙质,岩石风化后常具“丹霞地貌”。总厚度100米~700米。 

    

  (十一)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北江及其支流武江、浈江、南水、重阳河等河流两岸。沉积类型以河流冲积为主。分为四个阶地: 

  第四阶地:零星分布。由冲积——洪积黄色粘土、砂质粘土沙砾及泥砾组成。厚度4.5米~23米。 

  第三——四阶地:主要分布于白土及枫湾岗子头。由冲积砂质粘土、砂、砾石组成。厚度5米~19米。 

  第三阶地:分布广泛。由冲——洪积砖红色砂质粘土、砂岩、含土砂、砾、泥砾组成。厚度3米~37米。 

  第二阶地:分布广泛。由冲积黄褐色含炭粘土、砂质粘土、含砾粘土、含土砂砾及砾石组成。厚度2米~37米。 

  第一阶地:包括河漫滩沉积,分布于现代河床两岸。由冲积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粉砂、细砂、砂砾及砾石组成。厚度2米~10米。 

    

  二、构造 

    

  本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南华准地台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区,韶关凹褶断束内。北东向构造形迹构成本区构造的骨架,东西向构造横贯全区,南北向构造带引人注目。 

    

  (一)褶皱构造 

    

  区内褶皱发育,均为印支构造阶段的褶皱。属曲仁盆地南部,以北东走向占优势的褶皱构造带。其中主要有: 

  1、马坝——大塘向斜 

  展布县境东南部,西起马坝,沿北东方向经大塘延至枫湾。长达30公里,轴向为北东至北东东。南翼由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组成,倾角较陡,平均在45°左右;北翼由下石炭统组成,倾角较缓,多在30°左右。在向斜的槽部,广布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地层。 

  2、龙归向斜 

  展布于县境西部,为一轴面近直立开阔对称型向斜。长约15公里,宽约5公里~6公里。两翼地层倾角大致相等,约40°~60°,轴面近于直立,南西端轴向为北东45°,北东端转为北东60°左右。向斜槽部地层为上、下二叠统;两翼地层为中上石炭统和下石炭统。 

  3、厢廊向斜展 

  布于县境西北部,为一开阔近似对称型向斜。长约15公里,宽3公里~5公里。两翼地层倾角40°~60°,轴向北东45°左右,向斜槽部地层为中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两翼地层为下石炭统。 

  4、芙蓉山向斜 

  展布于韶关市区芙蓉山一带。为一轴面近直立的开阔对称型向斜。长约13公里,宽约5公里。北西翼地层产状较平缓,倾角约25°~45°;南东翼地层倾角为35°~50°,轴向北东45°左右。向斜槽部地层为中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局部),两翼地层为下石炭统。 

    

  (二)断裂构造 

    

  1、北东向断裂 

  通过县境区域性北东向构造带有南雄——江湾断裂构造带和仁化——英德断裂构造带。因此,北东向断裂构造是区内最主要的断裂构造。大多具成组、成带出现的特征。主要的有: 

  (1)火山——周田断裂北起火山,经月岭延至图外,呈规则的北北东向30°~35°雁行排列,延长30余公里,北端转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中等。沿断裂面常见片理化糜棱岩、角砾岩、硅化岩,挤压带成组成群出现,地貌上可见陡峻的断层崖。 

  (2)江湾断裂发育在县境南西端大东山岩体之中,图内长约21公里,呈北60°东延伸,高角度倾向南东,倾角60°~70°以上,产状较稳定。沿断裂可见花岗岩强烈压碎——糜棱岩化,构造透镜体及构造角砾岩,伴有强烈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 

  (3)马坝——枫湾断裂南起马坝,北至枫湾,延长约20公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左右。属于逆掩性质的断裂。可见上泥盆统帽子峰组逆掩在下石炭统测水组之上,造成部分地层缺失。逆断层的垂直断距200米~700米不等。断层带具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现象,并往往有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及擦痕存在。 

  (4)重阳断裂组该组断裂主要发育在县境西部。重阳至万侯一带,由三条大致平行排列的走向压性断裂组成。发育在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灰岩中,造成部分地层缺失。断裂组走向北45°~50°东,倾向南东,倾角中等,延长7公里~15公里,两端为第四系冲积掩盖。断裂使上泥盆统天子岭组或帽子峰组逆冲在下石炭统石磴子组或测水组之上,沿断裂发育构造破碎带。 

  (5)宝岭断裂组南起社主,中经观音座莲、宝岭,过武江至黄岗山,全长约20公里。断裂组由一条主干断裂和若干条次级断裂组成。走向北45°东,倾向南东,倾角40°左右,为一压性断裂。断裂平面形态呈舒缓波状,上盘向北西方向呈低角度逆冲,造成地层缺失。沿断裂带岩层发生强裂的挤压破碎,常见硅化构造角砾岩。该组断裂展布地带,具有较强的锡、锑、铅、黄铁矿和重晶石矿化。 

  2、北北东向断裂 

  较注目的有妙联断裂带,发育于县境西部。南起寺前,北至重阳一带,为一组压性走向断裂,出露长9公里~12公里。沿北东东10°~25°方向延伸,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较陡。上盘逆冲,造成地层缺失,沿断裂形成挤压破碎带,并常见硅化及黄铁,铅锌矿化。 

  3、东西向断裂 

  县境南部属区域大东山——贵东断裂带的中段。呈东西向断续延长横贯全区,宽5公里~15公里。大东山——贵东岩体沿该带的潜伏基底断裂而贯入,目前主体断裂形迹不清。两岩体中可见东西向狭长的动力变质带,宽10米~15米,岩石、矿物均已发生强烈应变,具糜棱结构,黑云母被压弯,长英矿物强烈波状消光或光轴变异。 

  4、南北向断裂 

  (1)犁市断裂组该组断裂南起犁市,北至黄坑,长约16公里,宽约1.5公里,由二条以上大致平行发育的压性断裂组成。主要构造形迹是:南部使上泥盆统帽子峰组碎屑岩逆冲在下侏罗统金鸡组碎屑岩之上;北部使下石炭统石磴子组或测水组逆冲在下侏罗统金鸡组之上。同时使金鸡组岩层发生强烈变形。 

  (2)黄岗山断裂组该组断裂分布在韶关市北面黄岗山东西两侧,由一组密集发育的为角度逆冲断裂组成。断裂组长约6公里,宽1.5公里。西侧发育一条主干断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43°~65°,断裂使东盘的中泥盆统桂头组逆冲在棋梓桥组之上。断面呈舒缓波状,可见斜冲擦痕,同时发育宽1—5米的硅化破碎带。黄岗山东侧发育一组密集的南北向压性断裂,其特征是倾角较陡,一般呈65°—80°,切割深,形成一组楔状冲断体,使石炭系灰岩向上逆冲在中上侏罗统马梓坪群之上。同时见基性岩脉沿断裂侵入。 

    

  (三)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1、控岩构造 

  东西向断裂带及其派生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是控制大东山——贵东岩体侵位的主要构造。北北东向断裂及其伴生的构造控制一六岩体及其岩脉群等,在岩体接触带特别是小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常常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2、控矿构造 

  本区主要内生矿产均产于大断裂的旁侧,受北东——北北东向的主干断裂及其旁侧次级断裂或褶皱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及层间裂隙中,如一六矿区、赤老顶矿区及宝岭矿区等。一般是北东——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矿带,主干断裂与其它断裂复合部位控制矿床,次级构造控制矿体。 

    

  三、岩浆岩 

    

  县境内构造运动频繁,为岩浆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较多的岩浆岩。在全县范围内,出露岩浆岩约85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26.9%。主要是中生代燕山期的岩浆岩,分为三个侵入期。 

    

  (一)早侏罗世(燕山第一期)侵入岩 

    

  该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巨大的花岗岩复式岩体,计有大东山、贵东、诸广山三个岩体。以巨大的岩基状产出,县境南部,仅出露大东山岩体的东段,贵东岩体的西段,横贯全区。诸广山岩体仅见于县境的北东角。本期岩体主要为粗粒至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向边缘相过渡为中粗粒或中粒斑状至细粒(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此外,在县境南部分布有中洞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上坑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两个小岩体。 

    

  (二)晚侏罗世(燕山第三期)侵入岩 

    

  本期侵入岩体较多。由细、中、粗粒(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部分为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并有补充期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以及次英安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等。侵入于大东山岩体中的有连麻嶂、武洞、亚婆髻、长根顶、鸡公就谷罗、马头山、高山等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侵入于贵东岩体中的有头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于诸广山岩体中的有杨梅洞中粒或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岩体。此外,有马岭、灵溪、乌石、一六、中洞、上坑、大宝山、仙人嶂等处。多以中型或小型岩株产出。 

  该期岩浆岩是本区内生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母岩和围岩。在其外接触带,常形成矽卡岩型钨、锡、铜、铅锌矿床,脉状充填铅锌矿和砷矿床;岩体内部或内外接触带附近产有云英岩型钨、锡、重稀土和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钨、铋、钼矿床。如一六、枫湾、凤田等矿床(点)。 

    

  (三)早白垩世(燕山四期)侵入岩 

    

  本期侵入岩规模较小,仅见于一六,侵入于一六岩体及其外带围岩中,呈岩脉群产出,以白云母花岗岩为主,并伴有花岗伟晶岩。富含铌钽矿物,为一小型铌钽矿床。 

    

  四、地质演变 

    

  按照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的特征,本区可分为四个构造运动旋回。 

    

  (一)加里东构造运动旋回 

    

  前泥盆纪,本区处于地槽状态,沉积了巨厚的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加里东运动结果,使全区隆起成山。受构造作用,造成岩层轻度区域变质。 

    

  (二)印支构造运动旋回 

    

  加里东运动后,有一个漫长的侵蚀时期,在隆起区以外,整个湘南粤北部分低洼地区形成内陆盆地。进入晚古生代以后,开始了以海浸为特色的陆、滨海——浅海相碎屑沉积。泥盆系不整合于古生界地层之上,由下部(桂头组)碎屑岩,中上部(棋梓桥、天子岭组)碳酸盐岩,顶部(帽子峰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成;石炭系至下二叠统,除其中测水组外主要由碳酸盐岩地层组成;上二叠统则以含煤碎屑岩层为主;下三叠统在区内仅局部出露;中三叠统则全部缺失。说明这一时期内,至少有三次地壳升降和海浸,形成了三个相应的沉积旋回,属于以地台型沉积为主的海西——印支构造层。 

  中生代早期,遍及全省的印支构造运动使本区作为基底的下古生界地层进一步褶皱并发生断裂,使作为盖层的上古生界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并使本区遭到了巨大的沧桑变化,从过去漫长的海洋状态,上升为陆地及山岳。 

    

  (三)燕山构造运动旋回 

    

  强烈的印支褶皱运动后,全区又复隆起,到早侏罗世之前,地形逐渐被削,期间海浸海退不时发生,晚三叠——晚侏罗世沉积了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早侏罗世末燕山运动发生,全区普遍上升。 

  中侏罗世承袭了前期凹陷进行沉积,此时地壳重新复活,时有火山喷发。到早侏罗世以后,造山运动趋于强烈,大量的酸性岩浆不断侵入,形成了大东山、贵东、诸广山等岩基,同时伴生有很多的岩体和岩株。本期岩浆侵入活动,携带有大量的金属成矿元素,形成了区内钨、锡、铋、钼、铌、钽、铜、铅锌、锑等内生多金属矿产。 

    

  (四)喜山构造运动旋回 

    

  强烈的燕山运动后,全区普遍隆起,进入了长期的侵蚀阶段。 

  晚白垩世至第三纪初,气候炎热干燥,在广泛分布的山间盆地中,沉积了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 

  早第三纪末,喜马拉雅运动发生,红色盆地形成了平缓的褶皱,并有大规模的断裂伴生。 

  第四纪时期,本区处于侵蚀阶段,仅在平缓的河谷两侧才有小规模的堆积,同时第四纪频繁的升降运动颇为显著,致使湘南水系流入武江,而以韶关为中心的下降盆地形成了数级阶地。 

    

  地貌 

    

  一、地貌类型 

    

  县境内地势较低,主要为中低山丘陵、盆地和沉积平原。地貌上可划分如下4种类型: 

    

  (一)构造剥蚀类型——中低山丘陵地形 

    

  该类地貌出现在南部,东部及韶关市周围一带。主要为复背斜、向斜、穹窿构造及凹陷盆地,由花岗岩、砂页岩及红色砾岩组成。中低山外形较平缓,山顶浑圆,山坡平滑,部分山脊狭长,坡度15°~30°;丘陵山顶,圆形排列零乱,山坡下陡上缓,以凹为主,河曲发育,局部见陡岸或略呈“V”形谷,海拔70米~800米,相对高程200米~500米。 

    

  (二)溶蚀构造类型——岩溶盆地 

    

  该类地貌分布在龙归、马坝、大塘、枫湾一带。多为断陷盆地,由石灰岩及砂页岩组成。盆地内第四系发育,石灰岩岩溶化强,低洼处有岩溶泉群出露。 

  在枫湾一带,以溶蚀为主,峰丛簇立,中间有谷地或串珠状洼地,相对高程400米~900米,洼地内有季节性河流通过。局部地段见孤峰坡地、暗河、峰丛、溶洞、石钟乳、石笋、石幔、石牙等较发育。 

    

  (三)侵蚀堆积类型——山间河谷平原 

    

  该类地貌分布在沿武江、浈江、南水及北江等河谷地段。呈条带状,由第四系洪积层粘土,砂砾石等组成。构成一——四级堆积阶地,地形平坦,微向河谷倾斜。 

    

  (四)溶蚀侵蚀类型——丹霞地貌 

    

  该类地貌出现于县境东北部韶石、五马归槽一带。由第三系、白垩系红色灰质砂岩、钙质砂砾岩及灰质砾岩组成。沿北东方向带状分布,呈宝塔状、蘑菇状奇峰林立,地面河流较少,多为槽形谷地。 

    

  二、山脉 

    

  曲江县境内地形呈四周高、中间低状态,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东部和西南部为海拔800米和1000米左右的中山所环抱;北部为海拔300米~500米的丘陵所围;中部则丘陵、盆地交错,丘陵海拔多在200米以下,谷底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80米~100米之间。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逐级上升。山地(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总面积385.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0.6%(其中中山、低山204.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2.8%、占山地面积53%;丘陵142.5万亩,各占29.8%和37%;岗地28.9万亩,各占6%和7.5%;石山9.6万亩,各占2%和2.5%),平坝92.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9.4%。 

  山脉走向主要有二:一为以东北部黄坑乡的石壁坑(海拔870米),经灵溪乡的罗矿山(海拔1059米),到沙溪镇的仙人嶂(海拔1097米)、七星墩(海拔1300米)、笔架山(海拔914米)构成山簇形的山脉走向;二为由西南部樟市镇的梅花顶(海拔1384米),罗坑乡大把尾的船底顶(海拔1587米)、三磨岌(海拔1296米)延至西部江湾连麻嶂的枫岭头(1110米)一带。境内最高峰为罗坑乡的船底顶(海拔1587米),最低点为樟市镇群星管理区的牛寮坝(海拔36米)。本县地形特点可划分3种地势带: 

  1、东部和西南部山地群由中、低山地组成,山地高程均在海拔50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沙溪、灵溪、小坑、江湾、罗坑等乡镇大部以及黄坑、枫湾、樟市等乡镇小部。面积194.6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0.73%。 

  2、中部和北部丘陵带由周高中低的起伏丘陵组成,延绵丘陵与山坑、垌田相互交错分布,海拔在100米~500米之间。面积244.5万亩,占土地面积51.17%。主要分布于犁市、大塘、马坝、重阳、梅村、白沙、白土、大桥、周田等乡镇大部及黄坑、枫湾、樟市等乡镇小部。 

  3、沿河台地平原海拔100米以下,地面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河流、渠道纵横交错,由樟市群星牛寮坝最低点海拔36米向东、西、北三面逐级伸延上升至100米。面积3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1%。主要分布于北江、武江、浈江沿江两岸的犁市、周田、大桥、龙归、白土、白沙、樟市、马坝、重阳等乡镇部分地区。 

    

微博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