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曲江 > 曲江县志

生活习俗

  一、服饰

  (一)汉族

  民国时期,城镇男性中、青年多穿西装、中山装、学生装,女性中、青年多穿旗袍、学生装及裙服,老年人则多穿唐装。贫民多用棉布、土布衣料,富人多用“洋布”、绸缎等衣料,富户女性还戴金、银、玉质的首饰、手镯。在农村中,农民的服饰则有地域上的差别:浈江以东的大塘、枧湾、周田、黄坑等乡镇,称为“东水”;韶关以南(包括龙归、江湾),称为“南水”;武江两岸(包括桂头、一六),称为“西水”。“三水”中的服饰,男人穿戴基本一致,普遍上着“唐装衫”(即为对开企领布扣衫),下穿“大旗裤”(即宽脚裤),另系布条作裤带。而妇女则有所不同:

  东水妇女都是头束黑色绉纱带,身穿布质黑色大衿衫。领口有条高约一厘米的花边领,领口两边饰五彩线短穗,腰束粉红绉纱带。暑天喜戴“凉帽”,帽用麦秆编织而成,无顶部,中留一圆孔,帽沿围上一圈约15厘米宽的白色布帘。戴时用一根筷子或木棍横扣于发间。行走时,风动帘飘。

  西水妇女服饰同是大衿衫,但比较短。多喜蓝衫黑裤。扎头帕、系围裙则是西水妇女的特殊标志。头帕两端多用彩线绣出一道棱角牙子边(俗称“狗牙边”),年龄不同,扎法亦不同。年轻人扎的叫“三角帕”,把脸遮去三分之一,颇显腼腆羞涩;中年人喜扎“鹞鹰帕”(俗称“鹞婆帕”)显得文雅潇洒;老年人则扎“齐头帕”,显得老成朴实。围裙多蓝或黑色,亦布质;裙带是用丝线织成,带头织成五彩穗状;裙扣用双银圆(银毫)或6枚银圆(银毫)镶成梅花状图案。中、老年妇女冬季还喜在腰间系一条6厘米宽丝线花带,腿扎绑带,脚穿勾嘴锈花鞋。

  南水妇女服饰也是大衿衫,但偏长,领、袖及前衿的花边另镶一道大小不等的蓝边。发髻喜用一个约2厘米宽的竹箍围着。

  新中国初期,基本维持民国时期的服饰,但城镇中、青年及机关干部中则较为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西装、连衣裙、旗袍已极少人穿。“文化大革命”期间,城镇老、中、青年都普遍上身穿军干装(红卫装,有男女二式)、文装、衬衫(女青年中一度兴穿短式的大衿衫),下身普遍穿西裤,偶尔可见个别女青年穿长裙。农村中,大多数青年已不再穿唐装,服饰基本与城镇同。唯“西水”地区妇女(含女青年)仍保持“西水装”,故重阳、犁市、梅村三处均有“包头公社、围裙大队、单扇门生产队”的戏称(但女青年的大衿衫已较短,老年妇女也不再束腰及绑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西装、中山装、连衣裙等款式,又出现机恤、T恤、猎装、短裙、牛仔裤、运动服等数十种新款式。农村中,青年着装与城镇已无明显差距,少数高龄老人仍穿(男式、女式)唐装。妇女戴金、银、玉质首饰已是普遍的现象。

  (二)瑶族

  据清光绪《曲江县志》、同治《韶州府志》记载,清代曲江县西北境瑶民女子均穿双裙而无裤,头戴板者(用黄蜡胶发粘于板上)称板瑶,髻贯竹箭者称箭瑶;男子则头裹花帕;男女均耳饰银环,衣、裙、帕俱绣花边,均跣足而行。

  民国时期,稳定居住于西北境的瑶民称东边瑶,常年迁徙不定的瑶民称西边瑶或过山瑶。东边瑶男子蓄发留辫(似清朝发式),以白或蓝色绣花布巾包头(头巾打结分额前和脑后两种样式);上身多穿蓝色短衣(太衿衫),胸前及背后均有正方形绣花图案(似清廷朝服);裤长仅及小腿,裤腿宽大,扎绑腿。青年女子头戴平角帽,已婚女子头戴船形三角帽(以竹做架,白布围扎,上大下小。戴帽前须以猪油、蜂蜡将发粘成发束。帽顶覆盖一块青蓝色绣花布巾,戴帽后日夜不除,四五十天梳洗一次);上身穿青色无领大矜衫,长及膝,前胸及后背如男服;下身不穿裤,内围一条短裙,外围一条长裙;扎腰带,扎绑腿。

 新中国后,东边瑶划归乳源县管理,曲江县仅有过山瑶(西边瑶)。过山瑶服饰与汉族差异不大,仅有少数妇女用珠帕和围裙装饰自己。珠帕,用以裹头。为80厘米长、75厘米宽的布,分三部分,中间蓝色,素面,左右两部分均用红色丝线绣出碎花、三角、方格等图案,并系有几十串彩色玻琉珠和丝穗。使用时叠成多层覆盖在头上。围裙,为黑色布质,扇形。裙边外边颜色用白线绣成斜方格纹花边,中间白色素边,里边是彩色碎花。裙头有四叶花纹,中间为如意。裙腰缝有一条白色绣花腰带与裙连为一体。

  二、饮食

  民国及新中国后一段时期,县人以大米为主要食粮,以番薯、芋头、木薯、小麦、荞麦等杂粮为辅助食粮(新中国前,特别贫困的农户则以杂粮为主食)。城乡均日食三餐。城镇一般两餐大米干饭、一餐大米粥或杂粮,农村则多为一餐粥(多在早餐),一餐杂粮(多在午餐),一餐大米干饭(多在晚餐)。新中国后,农忙之时,有些地方日吃四餐。农村普遍有早起晚吃的习惯,一般上午9时左右吃早饭,下午3时左右吃午饭,晚上9时左右(冬季稍早)吃晚饭。平时吃饭多以蔬菜下饭,年节才有肉类。逢年过节,喜食糍粑:清明节做艾糍、端午节裹粽子、六月初六尝新节做粘米糍(又称蕉叶糍)、七月半包叶子糍、中秋节打米饼、十月初一做牛牯糍、冬至节舂白糍、春节炸油糍、糖环等。冬季农户家家晒冬粉、切粉,做糯米酒,晒腊肉、腊肠、腊鸭、鱼干(瑶民则熏制烟肉)。年节时,一般家庭菜式有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酿苦瓜等,煲汤(菜干或莲藕煲猪骨、冬瓜烫老鸭等);炒鸡肉、冬菇蒸鸡、白切鸡、鸡汤、炒肉片、红烧肉、扣肉、油炸鱼、清蒸鱼、煎鸡蛋等。县人还喜食狗肉、蛇肉。平时客至,多以鸡蛋款待。有腌制酸菜、咸萝卜、酸笋、豆腐乳、豆豉、辣椒酱的习惯。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县人饮食质量有所提高。仍以大米为主粮,但米面制品明显增多,成为辅助食粮。城镇居民一般早餐吃米、面制品,午、晚两餐吃大米干饭;农民基本三餐大米饭或两餐大米饭和一餐大米粥、米面制品、裏类杂粮等。平时菜式的肉类食物已很充足,如遇客至或年节,则更为丰盛。

  县人有喝懦米酒(农村称黄酒)的习惯,常以黄酒煮鸡蛋、煮油糍待客,妇女产期必喝黄酒。饭后饮茶亦为一习俗(县人喜饮绿茶)。


微博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