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博物馆自2023年6月15日闭馆进行陈列改造的提升,经过近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展陈的提升及布展,于10月上旬该项目的所有工作终于圆满完成。10月13日上午,“纪念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石峡遗址新展开幕式”在曲江区博物馆门前广场举行,曲江区博物馆也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向观众免费开放。
石峡遗址新展开墓式
开馆的第一天,区博物馆就迎来了来自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国内多个省份的考古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他们成为了首批进入博物馆的打卡观众。
为了让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有更好的切身体验,我馆在展陈提升方面创新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设计展项,巧妙运用声、光、电、三维动漫、影像等多样化展出形式和手段结合场景氛围的营造,全面提升展示效果和观众参观互动体验。
马坝人复原头像
观众在马坝人展厅与触摸屏显示器进行对话互动
一楼是马坝人展厅,展厅里展出了马坝人头骨和许多与马坝人伴生的动物群的动物化石,在展厅里还设置了一台触摸屏显示器,只要用手指轻轻触摸点击显示屏,就可看到与马坝人相关的知识内容,可浏览的内容包括了图说马坝人、头骨的故事、研究学者们、趣味答题等,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通过与触摸屏显示器的互动,让观众从中了解到更多与马坝人相关的知识。
石峡展厅的门厅
石峡遗址展厅在博物馆二楼,门厅应用了砖红色的设计,左右两侧墙体纹理造型似石峡遗址出土的玉琮,中间墙上是金色的“石峡文化”四个大字,靠近地面的台子上是石峡展厅的引言,一进入门厅,就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石峡遗址先民的复原雕像
左转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栩栩如生的石峡先民的复原雕像,只见他右手拿着稻穗,左手握着像征身份的玉钺,目光如炬,表情威严,一看就是一名族长级的人物,想必那时,这位族长曾带领他的族人们狩猎耕作,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富足的生活。
石峡展厅里展出的部分的石器、陶器、玉器
再往里走就是展厅主场,展厅里的展陈主要通过“远古的回响——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文明初现——石峡文化社会”、“三峡文化时期的中国”三大篇章,以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的形式对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石峡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展示。主要的展品包括玉器、陶器、石器、墓藏等。
复原的M104号墓
石峡时期盛行二次藏,在石峡遗址共发现墓葬132座,其中属于石峡文化时期的共102座墓葬,而这102座墓葬中二次葬墓多达56座。其中出土文物最多的是M104号墓,共出土文物173件,其中一次葬的器物有105件,二次葬的器物有68件。展厅里展示的复原的M104号墓,基本复原了该墓的原貌。墓藏群的随藏品从几件到一百多件不等,随藏品的多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不同的等级和贫富分化。
复原的石峡遗址先民们的生活场景
展厅里还有一处复原的石峡遗址先民们的生活场景,从场景中可看到石峡遗址的先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有房屋,会狩猎,会耕作,会打磨石器,会制作陶器、会用苎麻织布做衣物等。
曲江区博物馆已以全新的展陈面貌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开放时间:9:00-17:00,全年无休,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