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坝人遗址公园
  • 白土稻田
  •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
  • 城东之夜

人物风采:苏秉琦与石峡考古

发布日期:2023-05-15 16:06:06 来源:曲江区博物馆
打印

说起一个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了解中国考古或者石峡遗址的朋友们,苏秉琦先生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位学者,他对石峡文化的精彩论断,对后世石峡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苏秉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河北高阳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曾主持河南、陕西、河北等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主要遗址的发掘。主要论文编为《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文物出版社出版有《苏秉琦文集》三卷(2009,2010年)等。

苏秉琦先生在1975年底、1976年初,曾到曲江区石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驻扎过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内为石峡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及遗址的定性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1978年在《文物》期刊发表了《试论石峡文化》一文,详细阐述了石峡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期、源流以及社会发展阶段,这篇文章可谓是石峡文化研究的大作,苏先生用他超前的理论来解剖石峡遗址,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为后世石峡文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区系类型”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苏秉琦先生认为岭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石峡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以前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找到了一把重要的钥匙,还为我们探索这一地区社会发展诸阶段与我国其它诸文化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一个重要环节。由此可见,石峡遗址对于岭南考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世的学者在苏秉琦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许多拓展性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的学术论文。比如严文明先生的《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编写工作的谈话》,朱非素先生的《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杨式挺先生的《试论石峡发现的栽培稻遗址》,曾骐先生的《石峡文化的陶器》等等,论文涉及石峡考古研究的不同方向,极大拓展的石峡考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学术研究文章太多,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在发掘报告方面,除了1978年在《文物》期刊发表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之外,经过考古学者们数年的研究,终于在2014年出版了《石峡遗址--1973-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如今关于石峡的考古学研究还未停止,考古学家们还在从不同的维度做创新性的研究,石峡考古学的研究还在不断地丰富着。

(部分内容引用《曲江文物考古五十年》和百度百科)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