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由卓航教育承办,曲江第二中学八年级400多学生走进稻香谷生态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特邀韶关市美协理事、武江区美协副主席欧老师现场教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融入研学课程,这在韶关市尚属首次。
活动现场,竹篾的清香弥漫在生态园的教室里。欧老师手持青竹,向学生们详细介绍破竹、去节、分层、切丝等工序。随后,欧老师运用编、织、插、嵌等技法,灵巧地将竹丝交织成精巧的工艺品,引得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竹篾尝试。有的小心翼翼地将竹篾交错编织,眉头紧锁,专注于每一次穿插;有的因竹篾不听话散开而急得直挠头,又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调整,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还有的小组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编织技巧,互相帮忙固定竹篾。“原来竹子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变成竹编,每一步都要特别细心。” 一位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兴奋地说道,手中拿着略显粗糙却充满成就感的简易竹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韶关作为广东省重要竹产业基地,竹林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 227.8 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位居全省首位,竹种多样,竹产业总产值不断攀升。而竹编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开始用竹编制作生活器具。如今,竹编不仅是实用品,更成为承载文化的艺术品。
此次将竹编非遗引入研学课程,既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为韶关竹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卓航教育负责人表示:通过让学生亲手体验,让国家级非遗 “活” 起来,也让韶关丰富的竹产业资源与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竹编魅力,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