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能顶半边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伦瑛和广大民警一样立即投入到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在战友们奔赴抗疫最前线同时,刘伦瑛作为韶关市公安局曲江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日夜不停做好指挥调度、海量信息核查等“幕后”工作。
“喂,您好,核查名单我正在梳理,下午2点发给您。”
“好的,徐大,那个每日数据汇总我马上发,请稍等”
“小赖,执勤表改好没?10点前改好发我邮箱”
……
30分钟内,刘伦瑛的电话就真没停过,是真的那种无缝对接的没停过,私人手机还在接听,政务手机又响了,两台手机基本没离开过耳朵,一手接电话一手握鼠标,甚至一手拿饭勺一手打电话都是她一天的常态,疫情任务最紧急最多的一天刘伦瑛总共接打了100多个电话,她说那天的手机,充了3次电。对于这样的工作量,刘伦瑛已习以为常,加上之前为做好春节安保、禁燃禁放工作,经常忙到深夜,以单位为家已成为常态。为节省往返时间,她还特意在办公室放了一张简易折叠床休息,同事称她为“不回家的铁娘子”。
2020年新春,疫魔开局,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为了掐断病毒输入曲江的途径,曲江分局第一时间要在辖区内的高速出口、国道路口各设立9个防疫检查站,兵贵神速,每个检查站的警力安排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落实,此项重担落到了刘伦瑛的肩上,她虽然没赶赴防控一线,但却在幕后承担着整个曲江分局的警力调配、疫情信息核查汇总等工作。
9个防疫站、每站每天3班次、10天共30班次、每班次4名民辅警,也就是说一天时间就要把9个检查站10天共270班次全局400多位民辅警的防控执勤表分配好,还要遵照要求安排妥当!面对如同俄罗斯积木一般盘根错节的工作,刘伦瑛起初的心情也是滚油锅里捡金子——无从下手,但当她想着每拖延一分钟,病毒就有可能多侵入曲江一宗时,肩上扛着的是科学有序调配前线将士与病魔斗争的责任时,自己不动千军难动,“我必须与病魔争分夺秒!”刘伦瑛鼓起精神打消了那一丝畏难和迟疑,迅速安定心神、缕清思路,结合各科所大队的值班表,一丝不苟地把270班次的“积木表”拼装好,一拼就是整整8个小时,当表格被满满当当地填满时,“现在,拜托同志们冲锋陷阵了”。
元宵节前后,人员返乡及外出更加频繁,人流、车流不断增加,为了拧紧病毒输入性风险这个“水龙头”,同时压缩扩散性风险的空间,更加精准地推进战“疫”,上级要求对所有返乡涉疫情人员进行核查。她带领治安、刑侦、指挥中心的年轻女辅警们立即着手对庞大的返曲江涉疫情人员信息进行逐一电话核查,通过每天上千个的电话核查后,将详细信息的登记备案,最后还要筛选出可疑信息,组织辖区派出所实地走访核查。排查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宁可重复一次,不可错漏一人”,这是刘伦瑛给她的“娘子军”下的死命令。在刘伦瑛的鼓舞下,她们克服烦躁和沉闷,每天一坐下来就拿起电话拨打,从早上核查到晚上,不折不扣地筛选出疫区返乡或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深夜了,大家都回家了,刘伦瑛还要留下来整理汇总今日的核查数据,及时报送当天的情况。正是刘伦瑛及她的“娘子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对涉疫情数据一抓到底,才为前线进行“敲门行动”的社区卫健人员提供了最精准的情报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排查的效率,更为上级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刘伦瑛和她的“娘子军”没有请战书,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只是因为内心还有追求,于是再苦再累无惧无畏,想想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她们也依然无怨无悔从容面对。她们,就是这场战“疫”中的铿锵玫瑰,在防控工作的幕后静静绽放,予人芬芳!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刘伦瑛是一位肩扛人民安危的警察,也是一位心含温情的女儿、妻子、母亲。
“你在家吗?不在。
你在家吗?我也不在。
那反正家里没人,你到我办公室来陪我吧,正好我还要汇总禁放烟花爆竹的情况。
好的,你在哪,家就在哪,我马上回家。”
这是2020年除夕夜,刘伦瑛与刚刚在市区路上执勤完的交警丈夫的对话。丈夫是浈江公安分局的一名交警,两人虽不在一个单位,但工作共同点就是一个字:忙。
挂完电话,刘纶瑛的鼻子一酸,眼眶忍不住地湿润了:“我理解我的警察老公,我的老公也理解他的警察老婆。”
“此刻已皓月当空,爱的人手捧星光,我知他乘风破浪去了黑暗一趟,感同身受给你救赎热望。”
这熟悉的旋律里唱的,也许就是一名警花与世间环环相扣的美好。
工作中的刘伦瑛
工作中的刘伦瑛
通过平安曲江视频监控平台核查追踪人员
(曲江公安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