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3”和区委“1136”工作部署,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新成效赋能曲江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一)全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我区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举办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班,并健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常态化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分别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6场次。全区各单位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逾80场次,推动全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同时,我区依托区图书馆建立主题特色突出、法治氛围浓厚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利用阵地优势开展法治学习宣传活动3场次。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与区委党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合作,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以及理论研究,2024年向韶关市社科联及韶关市司法局申报相关研究课题2个。
(二)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促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精神和要求,切实落实省委“1310”、市委“363”具体工作部署。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全区法治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协调解决跨部门法治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8月8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日夫主持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司法协调小组会议暨2024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会议,研究解决我区目前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进程。
(三)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工作要求。2024年以来,我区的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法治建设相关议题10个,审议了《韶关市曲江区国有企业改革整合重组实施方案》《韶关市曲江区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等重大事项,推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常态化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职报告工作,将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带头参与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将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沙溪镇、区水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述法并接受点评,有效促进“关键少数”依法履职。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聚力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1.提高行政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区委依法治区办组织开展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9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2场次,云平台宣讲活动1场次,累计培训人次达1300人次,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指导重点领域开展案卷评查。我区2024年针对农业农村及交通领域开展专项案件评查工作,综合各项指标等级情况评判案件整体质量等级。切实提升行政执法办案案件质量和业务工作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
2.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我区组织开展涉及文广旅体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专项行政执法督察检查工作。同时,对各执法单位开展日常监督,通过电话提醒、平台审核等方式,对全区各行政执法单位进行监督提醒。
3.强化典型镇行政执法督导,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我区为充分发挥督查工作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督促推动作用,出台了《曲江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对各镇街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了相应规范,并定期结合典型镇创建工作,到镇街开展督导工作,为曲江“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4.坚持行政执法宽严并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我区聚焦企业关注重点,开展为期半年的涉企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依托曲江区政府网、曲江发布等官方平台等渠道发布《曲江区涉企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公开征集线索公告》。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进一步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持续优化我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创新行政执法监管方式。我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2024年发布了《韶关市曲江区包容审慎监管减免责清单汇编(第二批)》《韶关市曲江区信用监管“综合查一次”工作指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进法治政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1.依法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我区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的配套制度,形成了《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同时,我区持续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及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362件,有效保障和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2.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一是自2024年起实施行政复议申请市域通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提高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1件,经审查后立案49宗,已审结44宗。二是挂牌成立了“曲江区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至今对履行行政合同、拆迁等行政争议进行调解6场次,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3.推进“县镇扩权赋能”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需求县市“点菜”工作,动态调整了省、市下放和委托我区实施事项,确保了我区行政许可清单的准确性、权威性。二是根据《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级行政职权调整目录(2023年)的通知》,指导区自然资源局、区发改局承接市级下放事项2项,其中区自然资源局事项为区向市提出的“点菜”需求;按照《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市级行政职权调整事项目录(2024年)的通知》,指导区应急管理局认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加油站)等6个市级委托事项。
4.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我区37个职能部门依申请公开的1815项八类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标准化率达100%,有效减少基层群众办事环节;巩固“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应用成果。我区共投放使用119台“粤智助”,已上线298项政务服务事项,产生业务量237989笔,服务群众50553人。二是全面推进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系统,实现审批“不见面”,同时推行“并联审批”等审批模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三)深化多层次普法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1.加快推动法治宣传阵地建设。2024年以来,通过“韶关曲江发布”、“曲江融媒”微信公众号、“风度曲江”APP、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先后推送全区各行业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以及行业性法律法规公益宣传相关图文、标语等近400条次。同时联合区人民法院在“韶关曲江发布”开设“法官说法”专栏,至今已推送相关图文300多条次。
2.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多层次多领域开展普法治理工作。针对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分众精准普法。2024年,我区建设1个未成年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以服务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80余场(次),覆盖人口25万人(次),派发宣传资料、宣传品共计8.6万份,群众法律素养不断提高。持续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有力推进普法治理工作。
(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各类法治要素供给
1.加强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引导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等工作。全区现有4家注册律师事务所,现有律师60名。聘请25名律师担任全区11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100%。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实现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二是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我区现有“法律明白人”454人,2024年全区共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22场次,培训人员754人。为法治曲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基层法治力量保障。
2.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法律援助流动工作站,不断扩大受援群体覆盖面,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关注新业态劳动者法治需求,今年我区共增设了2个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联络点。2024年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52宗,其中民事案件104宗,刑事案件348宗,刑事辩护覆盖率100%;安排律师进驻法院、检察院、政务服务窗口值班513人次,解答窗口群众咨询1050人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公证公信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证服务需求,全年受理各类公证案件710件。
(五)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努力提高新时代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
1.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全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成功社会纠纷2946宗,调解成功率100%,涉及金额9000多万元,为我区稳定推进“百千万工程”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探索多元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以镇综治中心为平台,统筹和利用“公检法司”、综合网格及“粤平安”平台和其他社会力量,推进镇(街)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体化运行,共同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
3.全心全力保障劳动者权益,多种途径妥善解决劳动关系纠纷。加强根治欠薪治理,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2024年,共处理各类劳资纠纷矛盾192宗;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862件,处理结案849件,其中调解结案579件,调解结案率为100%。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我区部分单位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不够深入。部分单位法治意识不强,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复杂具体问题的处置能力时有欠缺。
(二)我区个别地方和部门行政执法工作未形成有效合力,职权下放方面仍有重放轻管问题。我区部分区直执法单位下放职权后,在监督管理方面仍有缺位的现象;同时,在业务指导方面,存在指导不够到位、沟通协调不足等问题。给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的完善带来了阻碍,降低了我区行政执法工作的效率。
(三)基层法治政府建设能力有待提升。我区法治人才力量比较薄弱,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制审核、执法及执法监督等工作的人员力量配备不足。导致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稍有不足。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区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全力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法治建设合力。坚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加大法治建设推进力度,提升各镇(街)、各单位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推动法治建设各环节相互贯通、相互衔接,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严格执行程序提升制定规范性文件质量。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推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
队伍建设,系统开展各类执法培训,提升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水平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加大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推广力度,全面推广非现场执法系统,加快促进行政执法综合数据依法有序流动,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以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不断增强依法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