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溪镇茅姜迎来丰收时节,窝子村的姜田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抢抓时节挖掘鲜姜,预备装袋售往市场及强镇富村公司。今年以来,沙溪镇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村集体+农户”、“强镇富村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这几块姜田已经采收完了!今年姜品质非常好,每天能挖200多斤,一上市就几乎被抢光了!”村民丘先生高兴地说道,他今年种了六七亩茅姜,零售价大概5元一斤,每天能卖上1000多元。
据了解,沙溪镇窝子村位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曲江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特有的温暖湿润气候和沙壤土,使特色农产品“茅姜”“黄姜”品质优良,有姜枝紧凑、表皮薄、颜色鲜黄,肉质鲜嫩,口感辛辣适中,姜香浓郁等优点。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今年以来,沙溪镇鼓励农户盘活撂荒地,逐年扩宽种植面积,今年生姜种植面积达三百多亩,生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近百户农户参与,亩产产值收入可达1.5万元。未来,生姜产业也将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沙溪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调动农村乡贤、返乡“新农人”积极性和创造力,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沙溪镇将聚焦“百千万工程”,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惠农政策激励作用,鼓励强镇富村公司、种植大户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户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从而形成种植规模化示范效应,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双效双赢”。
(沙溪镇人民政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