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自然资源局组织《曲江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对项目现状用地摸查的基础上,结合正在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委托编制单位完成了《曲江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曲江区城南片区控规》)工作,并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等程序。
目前《曲江区城南片区控规(草案)》已编制完成(详见附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规划草案主要内容向社会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2024年5月27日至2024年6月25日
意见反馈方式:请送至或邮寄至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自然资源局收
联系电话:(0751)8963334
韶关市曲江区自然资源局
2024年5月27日
附件:
《曲江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
内容摘要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曲江城南片区,北临马坝河,西至南韶高速,南邻京港澳高速,东至京广铁路;规划用地面积约10.53平方千米(1053公顷)。项目交通区位较好。
二、规划功能定位
韶关市南部重要门户;
曲江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区;
以考古与历史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大南华旅游服务区。
三、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带、四片区”的功能结构。
一轴:中部东西向道路连接四个片区形成的发展轴线;
一带:马坝河滨河景观带;
四片区:马坝人文化旅游片区、商住综合片区、农旅研学片区、生态休闲片区。
四、土地利用规划
本规划总用地面积1052.75公顷,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村庄用地、区域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陆地水域等。
耕地规划总面积95.73公顷,占总用地的9.09%。
园地规划总面积59.38公顷,占总用地的3.08%。
林地规划总面积226.01公顷,占总用地的21.47%。
草地规划总面积13.89公顷,占总用地的1.32%。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规划总面积6.64公顷,占总用地的0.63%。
居住用地规划总面积180.12公顷,占总用地的17.1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总面积80.90公顷,占总用地的7.68%%。
商业服务业用地规划总面积40.31公顷,占总用地的3.81%。
工业用地规划总面积0公顷。
仓储用地规划总面积0.15公顷,占总用地的0.01%。
城镇村道路用地规划总面积87.98公顷,占总用地的8.36%。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总面积1.42公顷,占总用地的0.13%。
公用设施用地规划总面积0.88公顷,占总用地的0.0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规划总面积15.69公顷,占总用地的2.29%。
村庄用地规划总面积65.0公顷,占总用地的1.49%。
特殊用地规划总面积32.60公顷,占总用地的3.10%;包括特殊用地32.55公顷,采矿用地0.05公顷。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规划总面积84.43公顷,占总用地的8.02%;包括铁路用地77.73公顷,水工设施用地6.90公顷。
陆地水域规划总面积82.85公顷,占总用地的7.86%。
其他土地划总面积0.79公顷,占总用地的0.07%。
五、综合交通规划
结合规划区性质、规模、用地布局和现状道路走向,合理规划道路分工明确、主次分明的道路系统,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路网结构。
三横:国道240(省道253)、狮岩路、滨河规划路。
四纵:狮岩一路、环城公路、城西路、外环北路。
规划区的道路系统主要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组成。
快速路是片区与周边其他片区联系的快速通道。片区内快速路外环北路(道路红线线宽40米),是片区联系城西片区、韶关主城区的快速通道。
城市主干路是片区与外部之间的联系主要通道,构成规划区道路网的主骨架。片区内东西向主干道有国道G240(道路红线宽30-40米)、狮岩路(道路红线宽50米)、滨河规划路(道路红线宽30米);南北向主干道有狮岩一路(道路红线宽36米)、外环公路-连接高速出口道路(道路红线宽度40米)、城西路(道路红线宽度50米)。其中滨河规划路采取下穿的形式通过城西路。
城市次干路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包括南北向三条次干道(道路红线宽24-36米)、东西向两条次干道(道路红线宽24-36米)。
城市支路主要承担街区的内部交通,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红线宽度为16-20米。
弹性道路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灵活调整走向。
六、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1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16)、《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4-2018)、《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用量标准》(GB/T50331-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等规范,采用分类用地用水指标法对需水量进行预测,最高日用水量为3.2万m3/d,日变化系数取1.3,则规划片区预测平均日用水量为4万m3/d。
规划演山水厂供水规模由现状6万m³/d扩建到17万m³/d,远期可以韶关市市区给水管网系统衔接(二狮岭水厂),形成双水源联合供水,可满足规划片区供水要求。
规划区水源接入管道及加压泵站情况:
近期通过南堤一路(黄包车桥)处现状DN800给水管供水;远期沿南部片区东南侧规划道路、G240新建一条DN800供水主干管,经过白土工业园,西端与二狮岭水厂输水主干管连接。由此,整个南部片区形成双水源供水系统,保障供水安全可靠。
6.2污水工程规划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等规范,扣除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4万m3/d,污水量按照平均日给水量的85%估算,规划区污水产生量为3.4万m3/d。
规划区内地形南高北低,南堤一路、南堤二路、石湾路以北地势向北逐渐抬高。马坝人遗址位于规划区中南部,临近G240。规划区位于马坝河南侧,东高西低。整体地势较为有利于重力流排水,规划区内污水均通过规划污水管网接入马坝鑫田污水处理厂。
6.3雨水工程规划
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利用自然坡度,合理划分雨水排放区域,依地势分散出口,确保汛期雨水直接以合理管径、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就近快速排入天然水体。
6.4电力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电力设计规范》(GB/T50293-2014)、《韶关市电力专项规划》,采用单位建设用地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根据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对所划定区域各功能区,逐块进行预测,规划区负荷预测为9.2万kW。
根据总体规划、本规划区用电量负荷预测及供电部门的供电规划,利用现有110千伏韶冶变电站、110千伏石堡变电站、110千伏南华变电站向规划区供电。
6.5通信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通信管道与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本规划有线电视网络用户预测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预测。预测指标可按2.8人~3.5人一个用户。根据规划区内预测总人口规模约为5万人,参照预测指标标准(取3.1人一个用户),则规划区的有线电视用户约为1.61万户。
6.6燃气工程规划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以及《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韶关市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09-2020)》,规划曲江南部片区规划人口约为5.0万人,居民耗热定额取2512兆焦/人·年,天然气普及率取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