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1.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重大任务落实,健全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建立至少1个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服务企业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暖企行动58次,共收到企业诉求39宗,已协调解决39宗;协助企业招工255人,协助办理企业职工子女入学申请人数32人。根据《关于解决全区工业项目及镇(街)土地规划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做好帮办代办工作。目前文豪公司已缴完城市配套费及罚款,总收入72332.82元,正在协调企业补缴土增税费。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已缴纳城市配套费及契税,总收入337209元。2024年12月,经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评价认定,曲江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获得“三星级服务园区”称号。
2.攻坚重大项目,激活工业经济“源动力”。一是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聚焦主导产业和比较优势,科学研判招商线索,推动产业链招商取得较好成效。新引进的联福腊肉制品加工项目、达力摇蜂蜜饮料加工厂建设项目、感恩年产20000吨功能性风味油酯和年产300吨单甘酯项目、感恩食品添加剂生产线扩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将进一步促成园区食品产业集聚;新引进的中晟年加工6万吨止水钢板和8万吨热浸锌金属制品项目是宏德公司的下游产业,为园区金属加工产业带来“延链”补充;新签约的宏创年产17.5万吨热浸锌钢管生产线改建项目、金亿铝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将推动金属加工产业“强链”升级。二是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2024年园区共有9个重点建设项目,均已完成立项,其中已开工项目5个,正在验收项目1个,已试产项目1个,已投产项目1个。未开工的广东宏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已暂停实施,待新的钢铁产能置换办法出台后继续推进项目建设。
3.加快企业培育,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完善企业培育和服务机制,帮助海大、金光等企业成功申请产业共建奖补资金合计约681万元。2024年年度目标任务为新增上规企业3家。截至目前,嘉友(韶关)食品有限公司、韶关市曲江日昇热力有限公司、韶关市丹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向区统计局提交上规纳统资料,预计年底前可上规,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
4.做强园区载体,筑牢产业发展“主阵地”。一是强化空间保障。根据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做好园区土地出让前期工作,2024年协助区自然资源局取得了2023-15批次(宏德二期拟用地)建设用地批复,面积195.24亩;2024-8批次建设用地报批待缴纳社保金,预计2025年1月中旬前取得用地批复。2024年已完成四宗工业用地出让,其中重源、网安、永淇三宗为“带方案”出让,已办理完报建手续,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坚持增量存量一起抓,全面梳理辖内低效地块,推进工业用地再开发,2024年计划处置低效用地60亩,已超额完成处置低效用地70.7亩,实现了低效盘活和园区面貌提升双赢。二是完善配套建设。紧紧围绕园区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完成了新建道路2条、提升道路1条,完成了部分边坡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建设及一期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全面完成了大数据产业用地土方平整。已向市提交5.56万平方米厂房验收资料,预计可超额完成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8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了总投资约9.72亿元的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曲江片区)公共管道及配套设施项目立项以及该项目一期、二期初步设计,申报专项债资金5.5亿元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批,待资金下达。
5.抓好安全稳定,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一是强化重点矛盾隐患排查,紧盯稳控,妥善化解。今年以来,开发区共发生信访纠纷案件27宗,已化解27宗,涉及金额约180万元;收到12345网络问政热线投诉114宗,已协调解决114宗。二是严格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今年以来,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323家(次),已完成隐患整改188处。及时与企业签订2024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82份,使用微信群开展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知识普及52次,在公共场所悬挂、播放安全提示和公益广告302条(次),发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2690份。每年两次深入园区69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切实增强企业食品安全意识。三是守牢生态环保底线。今年以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56次,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有效解决异味等环境风险隐患问题。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多措并举抓经济。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工业运行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抓实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调度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重点关注感恩二期、金亿废水废气等亿元项目建设情况。二是抓实企业上规。协助区统计部门对达到条件的企业及时做好上规申报工作,帮助中晟、协兴等合规企业达产后尽快申报上规。三是抓实企业帮扶。盯紧万华、宏德、中耀等重点工业企业,帮助解决堵点难点,放大龙头企业拉动作用,使其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和加速器。
2.扩量提质抓产业。深入研究曲江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路径,关注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引导重点产业有序发展。聚焦五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集聚集约发展。加强大数据新兴产业谋划,会同市大数据专班推动三大运营商加快大数据项目有关事宜的决策,尽快完成三个项目的签约工作。把牢项目质量关口,着力招引落地更多亩均效益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3.持之以恒抓增效。支持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多种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培育更多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工业生产的“含金量”和“含新量”。深化助企发展行动,从降本增效、政策直达、金融惠企、科技助企、市场开拓、数字赋能等方面清单化、闭环式推进,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4.驰而不息抓基建。加快谋划曲江经济开发区东南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该项目早日立项落地,为曲江打造内河船舶产业集群,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快完成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曲江片区)公共管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施工招标工作,早日组织进场施工。督促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5.稳中有进抓收入。配合区自然资源局做好2025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有关工作,积极与白土镇对接,协助做好园区储备用地土地征收工作及已征未利用地的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土地出让工作,督促大数据联融项目完成方案设计修改,争取2025年初完成“带方案”挂牌出让,加快大数据电信项目“不带方案”挂牌出让工作;做好SG-QJ-09-01-27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供电用地有偿划拨或出让,用于110KV变电站(白数1站)的建设;根据《关于加快推进“1+6”产业转移平台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标准地出让工作,计划2025年初完成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6.加大力度抓盘活。2025年计划盘活低效用地60亩,采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收购转让、协议收储、引进新项目盘活等多种方式,推动园区低效用地处置工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下一步将积极跟进广东中耀环境有限公司盘活韶能集团韶关市日昇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地块(107亩)、储能项目盘活韶关协和花边绣品服饰有限公司地块(45亩)。
7.优化机制抓服务。以园区网格化制度为载体,不断推进和打造服务型园区。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建帮办代办首席服务制度,积极向企业宣传和推广各相关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等,及时了解并尽可能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日常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供需对接,保障春节后企业用工,联合区人社局有序组织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助力企业用工“快人一步”。
8.坚持不懈抓安全。一是落实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关工作。做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每季度常态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生态环保检查工作,及时签订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园区生产安全、平稳运行。二是积极联合区应急局、消防大队和市生态环境局曲江分局开展执法检查,对园区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三是全面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于园区内广泛铺开安全生产有关宣传。采取播放警示教育视频、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利用宣传栏张贴安全海报、在显眼位置悬挂安全生产横幅、向公众发放安全生产手册、邀请专家讲解等多种方式,对园区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旨在营造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安全生产氛围,共同守护安全生产环境。
9.精益求精抓管理。一是加强对园区道路的基础设施进行巡查、监测,对不能正常照明的路灯、损坏的路沿石、人行道等及时进行维修。二是充分利用植树节等契机,整治园区绿化带缺失、地面裸露等现象。三是加强园区环卫保洁工作,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园区环境。